十九大将至,业内各界对房地产未来走势看法多有分歧和困惑,也明显存在侥幸和对赌心态。
幻想1:三年周期、削峰填谷
赌:明年两会之后放松调控
的确,过去的房地产市场存在连续多轮的三年小周期。
其背后的逻辑是:房价涨跌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经济发展需要房地产牵引拉动,因此市场总是遭遇调控,房价上涨头痛医头、市场冷冻脚痛医脚,宏观短视、政策短效,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调控变空调、周期频出现。
现如今,中央“房住不炒”已成定论,抑制资产泡沫的政策逻辑不会再改变,不仅是“十九大”,甚至明年“两会”新一届政府也会延续中央现在的政策基调和施政理念。
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快建立长效机制”。这一定调就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在下一届政府任期内,也不要幻想政策会因形势变化而发生随风摇摆式的重大调整。
周期轮动的逻辑显然已不成立,后市不会存在再次冲高的可能,指望调控放松、楼市回升、房价暴涨是不现实的。
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
从金融层面看,M2不断走低,货币定位“流动性的紧平衡”,流向房地产的资金更是不断减少,中间业务、通道业务、前端融资、发债上市、按揭贷款无不收紧,我们也预计按揭贷款增速会下降到个位数,明后年很可能出现负增长。
央行研究局徐忠局长近日称:“房地产自身已成为挤出投资、制约经济转型与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也是重要的金融风险源头,不宜再作为宏观调控工具继续使用”,这意味着中央部委“放弃把房地产当作拉动经济的火车头”的政策意图正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