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个核心城市密集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炒楼资金受阻,将转战股市,股市要涨”的传言甚嚣尘上,理论基础就是“楼市股市跷跷板效应”一说。然而,笔者回顾A顾历次大牛市发现,基本面、资金面、估值面和政策这四股力量,有三股力量配合,才会爆发大牛市,当前并不具备重启A股牛市的条件,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已经泛化,“股债房汇”四大类资产估值都打得比较满,继续膨胀难有趋势,只能交易波动性。
估值洼地难寻,资产“泡沫”泛化
实体经济信用收缩(企业扩张意愿不强)和社会流动性泛滥(150万亿M2对应70万亿GDP),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快速步入“资产荒”时代——标类、强流动性、有息差空间的资产稀缺。
当前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已经泛化,“股债房汇”四大类资产估值都打得比较满:股票市盈率估值40-50倍,较历史中位数偏高;债市估值达到历史高位,对应绝对利率、期限利差、信用利差和流动性利差均处历史底部;核心热点城市房地产因长期存在供求缺口、具备较强金融属性而价格高企,2010年以来近乎翻倍;人民币汇率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实际有效汇率已贬值10%,在当前美元加息预期较强背景下仍持续承压。
继续膨胀难有趋势,只能交易波动性。理想情况下,资金在各资产市场来回折腾导致区间波动,应对外来冲击和防止内部恶化的能力已极大削弱。政策方面,2016年7月下旬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坚决抑制资产价格泡沫”之后,8-9月份“一行三会”密集整顿金融杠杆,9-10月份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房地产限制措施,本轮资产泡沫膨胀将告一段落。
2025-09-26 07:20
2025-09-26 07:15
2025-09-26 07:10
2025-09-25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