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济山庄小区里26层高楼上加建的“空中别墅”,在网民强力“围观”下刚刚被责令拆除,江苏苏州一栋居民楼又曝出“空中园林”,另外湖南衡阳一栋大楼楼顶被曝加建了25栋别墅。
“楼高高”、“楼加加”、“楼薄薄”、“楼贴贴”……城市违法建筑“没有最牛,只有更牛”。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批奇形怪状、暗藏巨大安全隐患的违法建筑泛滥成灾,违法建筑已成为城市痼疾。
究竟是什么原因助长了违法建筑滋生蔓延、野蛮生长?为何执法部门长期监管仍未消减这一现象?《经济参考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城中村”成为违法建筑重灾区
南宁市西乡塘区的万秀村、秀厢村、秀灵村一带是南宁最大的“城中村”集中区,也是违法建筑最多的区域之一。根据南宁市相关规定,民房最高只能建四五层,但“城中村”大部分房屋都超过了这个高度,有的达到七八层,十多层甚至二十层的房屋也不少见,一些违法建设正在施工中或刚刚封顶。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万秀村看到,村民为最大限度利用土地建房,“创造”了许多“别具一格”的多边形建筑形式。村中有一栋“五角大楼”,据目测,这栋楼最窄的一面墙宽不足2米。记者扮租客进入室内发现,这栋楼的厨房是三角形,走廊为梯形。
还有村民利用三角形土地建设“三角楼”。有一栋“三角楼”占地面积目测只有三四十平方米,却建起了7层高的房屋。
《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城中村”里不少建筑都是紧贴在一起,部分建筑的窗户与旁边楼房窗户相对,中间间隔二三十厘米,根本无法开窗。
违法建筑在土地使用上“见缝插针”,但土地利用还是相当有限,更多的建筑通过“长高”以扩大使用面积,市民称之为“楼加加”《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埌东六组、麻村等地看到,原本只有4层高的建筑物,不少楼房在上面加建了三四层。由于加建的部分比原建筑更宽,粉刷颜色也不一致,远看就像一朵朵蘑菇。
在广西柳州,牛车坪村、渡口村、基隆村,违法建筑也十分普遍,经常可以看到新建或在建的房子。这些房屋大多在五层左右,部分已建好房屋的门口挂出了“出租”联系电话。
去年底,柳州市柳南区红阳路冒出一栋高达9层楼的建筑。经城管部门调查,去年6月,当事人拆除原有的3层建筑,随后在原址建设“九层楼”,总建筑面积达804平方米。建房者还预留了电梯井,已购置电梯准备安装。目前这栋楼已被强制拆除。
《经济参考报》记者还发现,在不少住宅小区,也存在违建现象。南宁市枫林路“金龙理想1号”小区楼顶被40多户业主违法加盖一至两层楼,有业主多方投诉反映未果。据了解,加盖楼层始于2009年,当时只有个别人在建,后来不断有人跟风加盖。规划部门曾对这些违建的楼层进行拆除。但被拆除后不久,仍有人继续违建。
违法建筑存巨大利益
“违法建筑与‘中国式过马路’一样,在不少路段,特别是规划的重点工程区域‘凑够一撮人就开始建设违法建筑’。”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左崖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如果不及早打击,违法建筑很快就会形成一片。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城中村”不少违法建筑用于出租获利,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城务工或做小生意的农民,是这些违法建筑的主要租客。
2025-09-29 07:10
2025-09-28 13:10
2025-09-28 12:05
2025-09-27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