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利率调整周期时间较长
一个利率调整周期一般需要2-5年时间,连续同向调整利率5-10次,其中降息的时间周期一般长于加息周期(受国际金融危机的紧迫性影响,2008年以来我国的急促降息短周期具有特殊性),且降息对经济增长和楼市影响的滞后时间较长,这说明促进经济和楼市增长的难度要大于抑制经济和楼市增长。
(四)利率调整幅度呈减小趋势
从美国、香港地区和我国利率调整的经验看,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降息周期,利率调整幅度、频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这既保证了货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健性,又对房地产市场和宏观经济起到了较好的调节作用。
四、我国本轮降息对楼市的影响
(一)本轮降息周期的特点和预测
1、本轮降息周期的特点
(1)降息背景特殊。从国际背景看,世界经济仍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发达经济体分化加剧,美国经济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反观欧盟深陷停滞边缘,2014年经济增长率仅0.8%,日本经济也不景气,出现技术性衰退。新兴经济体受发达经济体影响,经济发展放缓,在此背景下,全球宏观经济政策趋于宽松,2015年,IMF在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估,并呼吁各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从国内背景看,宏观经济环境不容乐观,GDP增速在2014年三、四季度出现放缓迹象,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依旧低迷,通货紧缩的趋势愈益明显,“稳增长、调结构”的难度加大,“稳增长”成为当前更加紧迫的任务,因此,有必要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提振经济信心。
(2)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继2014年11月22日,央行宣布降息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原先的1.1倍调整为1.2倍后,2015年2月28日,央行再度宣布降息,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密集降息的目的是稳定经济增长,缓解经济下行压力,而对存贷款基准利率实行差别化浮动,并将存款浮动空间上调至30%,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举措,降息与利率市场化并行是本轮降息的重要特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自1996年正式启动以来,已经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金融机构的定价自主权不断扩大,利率管理趋于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调控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
(3)非对称降息与对称降息双管齐下。2014年11月22日降息为非对称性降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而2015年2月28日的降息为对称性降息,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下调0.25个百分点,而且通过两次降息,一年期银行存贷息差缩小,银行间竞争会加剧。
2、本轮降息周期预测
(1)降息节奏将相对缓和。从降息节奏来看,本轮降息周期面对的是经济增长相对趋缓、通货膨胀率逐步降低的形势,而上轮降息周期受突发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此次降息节奏与上轮降息周期相比(2008年3个月内连续4次降息)相对较慢,从2012年6月开始至今已有两年半的时间,预计本轮降息周期将至少延续至2016年。从通货膨胀角度看,上轮降息周期中,CPI同比增速由2008年10月份的4.0%回落至2009年10月份的-0.5%,期间连续保持9个月负增长,且降幅较大;本轮降息周期CPI涨幅也出现回落,2012年5月CPI同比上涨3%,2015年1月份CPI同比上涨0.8%,涨幅回落但较小。不过,持续低幅度的通膨增长率,会增加通货紧缩的压力,这将成为进一步降息的动力。另外,全球经济低迷形势不容乐观,预计2015-2016年除美国外的央行,还将执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的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亦如此。
1天前
2天前
2025-09-26 07:30
2025-09-26 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