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降息周期与房价变化分析
S&P/Case-Shiller(标普/凯斯-席勒)房价指数是衡量美国住房价格变化情况的重要指标,基本上代表了美国主要都市区和全国的房价走势。2000年-2006年美国房价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之后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2007年-2009年上半年房价处于持续下行周期,到2009年4月份房价微幅回升,到该年9月又开始微幅下降,2010、2011年继续下滑,然后2012年二季度开始步入上升通道,价格不断上扬,一直持续到现在。
美国第一轮降息周期始于2000年5月,历时四年,累计降息13次。这轮降息带动了美国按揭贷款利率的下降,降低了资金成本,结果释放了市场需求,拉升了房价。从统计数据看,降息对房价开始产生明显影响是在2002年4月份,也就是降息启动后23个月、累计降息11次、利率降至1.75%之后,房价进入快速上升期,以环比增幅超过1%的速度持续上扬,基本上持续至2005年9月,这种高增长为美国近几十年来所罕见。从这轮来看,降息开始对房价产生实质性影响,是在接近最后降息时点。
第二轮降息周期始于2007年9月,是在美国房价开始下降时实施的(这一点与中国非常相似,中国2008年8月房价开始下跌,9月开始降息),之后连续降息,至2008年12月美联储决定实施0—0.25%的零利率货币政策,共降息10次,而此时房价仍然持续下行,直到2009年4月,房价才开始止跌回升,进入了一个低速上升轨道,此时第一次降息已过去19个月,最后一次降息已过去4个月,但房价的回升态势仅维持了半年,至2009年9月房价重新开始缓缓下行。2010年、2011年、2012年上半年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始终在低价位震荡徘徊。直到2012年,美国房价才开始稳步回升,此时距美联储宣布实施0—0.25%的零利率货币政策已过去了三年左右,由此可见,降息对于房价影响的滞后性非常明显。2015年,美联储就利率发表声明,基于美国目前的就业情况和通膨率符合预期,将维持现有利率水平不变,未来如果就业和通膨率快于预期,将调高利率。如果年内美国调高联邦基金利率,则会步入加息周期,进而可能使美国房地产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出现走弱趋势。
(二)香港地区情况分析
1、降息周期变化
香港经济和金融开放度较高,利率政策紧盯美联储。从最近15年情况(图3所示)看,香港经历了两个降息周期。第一个降息周期始于2001年1月,终于2003年6月,累计降息13次,基准利率从8%降至2.5%,周期持续至2004年5月,历时三年半。另一个降息周期始于2007年9月,累计降息8次,基准利率降至0.5%的历史低点,并至今维持该基准利率不变。
2、降息周期与房价变化分析
香港第一轮降息周期始于2001年1月,房价止跌回升的拐点出现在2003年8月,也就是降息全部完成之后,此时第一次降息已过去31个月,最后一次降息已过去2个月。值得说明的是,这轮房价持续大幅度下跌,最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当时香港负资产房屋过多,2003年6月负资产房屋高达10.6万套,购房人对于市场信心持续的异常低落。
第二轮降息周期始于2007年9月,而房价开始止跌回升的拐点出现在2009年1月,也就是全部降息完成之后,此时第一次降息已过去18个月,最后一次降息已过去2个月。由此可见,两次降息周期,都是最后一次降息之后两个月,房价才出现方向性变化。2009年至今香港一直维持0.50%低利率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也明显升温,甚至出现过热现象。一方面宽松的信贷政策和充足的流动性使得房价持续保持坚挺,另一方面长期的低利率环境使人们也开始担心,房价有可能正在升至非理性水平。
2025-09-26 07:20
2025-09-26 07:15
2025-09-26 07:10
2025-09-25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