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难题
北京一家从事过保障房开发的国资房企高管还告诉记者,经适房长时间不摇号,主要还是因为供应问题。“价格定得比较低,也没有合适的地块,成本又相对较高,所以开发商积极性不高。”这位高管还称,公司早几年开发的一个经适房项目,现在亏空尚未补齐。
2009年年底,北京还将部分经适房调整为商品房或限价房出售,以解决企业亏损的问题。
邓芳曾向记者提到,2010年12月,东坝福园经适房开工。当时的消息称,东坝福园总建筑面积67万平米,一期有望在“两年后”建成并交付。但直到现在,东坝福园一期还没有封顶,“三期四期还没拆迁,还是木材市场。”
在业内人士看来,拆迁供地难,恰是经适房供地中会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有接近东坝福园开发企业的人士告诉记者:“木材市场生意很好,根本拆不动。”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现在包括许多公租房,政府都是通过商品房地块配建由房企承担,“公租房回购价有的都达到万元水平,经适房价格要压在万元以下,又会有谁愿意建经适房?”于是,这几年北京一直存在着个别有条件的单位自建经适房的现象,建设量纳入北京保障房完成指标中。
思路转变
2008年11月,朝阳区第二次经适房摇号,开始显现人多房少的问题。3405户摇号,只配售568套房源。事实上,2008年这部分没有摇到号的经适房轮候家庭,直到现在都没解决完。
2012年,朝阳区也表示将加快保障房建设,同时加速保障房的配租配售。
7月中旬,就2008年之后没有再进行经适房摇号,将以怎样的思路解决区内经适房轮候等问题,记者致函并多次联系朝阳区房管局,但一直没有得到回复。
在北京房产界一位资深人士看来,近几年来,虽然没有取消经适房和两限房,但已逐渐明确了“租售并举、以租为主”的保障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轮候家庭应该理解,政府保障的住有所居,“居者有其屋”不代表提供的必须是有产权的保障房。经适房可能为少数哪怕是低收入家庭带来的财产收益,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并非是一种公平。
今年4月,北京市住建委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有13.2万户保障房轮候家庭。近几年,本市将下决心解决这些轮候家庭的住房问题,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经适房、限价房、公租房等房源,尽快为轮候家庭分配保障房。市住建委透露的思路是,3年之内,轮候家庭可以先申请公租房,以公租房过渡,再逐步解决产权类保障房,缩短轮候等待的时间。
(应采访对象要求,邓芳为化名)
住房保障资格审核备案情况
(截至日期:2013-08-07)
经济适用住房备案通过 94279户
限价商品住房备案通过 190414户
廉租住房备案通过 27760户
公共租赁住房备案通过 35744户
21小时前
2025-09-29 07:30
2025-09-29 07:25
2025-09-29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