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导致影子银行迅速膨胀,已经威胁到中国金融安全;另一方面,融资成本高企必然加大开发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房价之中,由购房人承担”,上述人士表示。
国金证券分析师曹旭特指出,在经历了“钱荒”后,金融机构将主动压缩影子银行业务,社会融资总量在下半年会放缓。未来房企不仅面临融资成本上升,更多是项目无法获得启动资金,从而延缓开工,对行业的整体投资构成负面影响。昨日,新华社发文也指出,有条件放开房地产企业融资,让优质的房地产企业公平地享有正常融资渠道,是从行政化管制向市场化管理的转变,体现了市场化改革应有的题中之义。
房企:添花大房企 救命小房企
值得注意的是,从企业类型看,由于目前国内房企的分化已经非常明显,再融资的放开,对于大型房企与中小房企不可一概而论。对于大型房企来说,类似万科之类手握数百亿元的龙头企业,即便是确有B转H股的需求,但也并非十分急迫,A股市场放开再融资意义可能不会太大,顶多是锦上添花,让其在未来土地市场中更有底气而已;但对中小房企来说,再融资开闸可能就是一根救命稻草。
国内头号开发商万科从2009年之后就没有再在A股融资过。万科总裁郁亮曾表示,过去5年的情况说明万科不依靠资本市场融资也能发展。近日他提到房企再融资开闸时说,以当前万科的体量,融资100亿元是最起码的数字,在监管层未明确开闸的情况下,断然不敢提前设想,即便开闸,融资审批成本也足以让万科止步。
相对于国内的融资“沙漠”,香港市场无疑像一块“绿洲”。但对于广大中小型房企来说,低成本的海外融资遥不可及,银行优先贷款的政策优惠同样可望而不可即,而看似可行的房地产信托融资,高达15%-20%的成本也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近两三年来,在开发门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主要城市市场都成为一线大型房企的天下。中小房企在土地市场上运作能力有限,无力进入土地招拍挂环节,要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已经变得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上市房企的再融资开闸可能就会成为他们缓解资金问题的救命稻草。
不过,一些业内声音认为,即使A股房地产再融资开闸,对于中小房企来说依然作用不大。“A股IPO融资环境持续恶化,再融资即使放开,也是有条件的放开。在目前的情况下,即使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持续明朗,中小房企的前景依然悲观”,方圆地产首席分析师邓浩志表示。
调控:铺路去行政化还是变相松绑
楼市调控十年、本轮调控三年以来,业内对于调控的反思一直未断。
有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剥夺上市公司融资权,不符合市场化思路。放开房地产融资,实际上是开正门堵邪路,否则都去银行发信托了。
“房企融资开闸是让房地产企业融资回归市场化,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表示,房企融资开闸与房地产继续进行调控并不相悖。“近年来业内一直呼吁,未来房地产调控应在加强落实现有短期政策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中长期政策制定,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更多地用市场化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来调控。有条件地放开房企融资政策,就是弱化行政干预,通过市场规律的传导,达到调整市场结构的目的。”
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也称,短期内房企融资后可能会推高地价、房价,但长期来看,房价最终是由供需关系决定。在张玉良看来,再融资开闸能扩大房地产的供给,对于市场化调节房价是有益无害的。“放开融资后,房地产企业获取资金,增加投资,反而有利于扩大供给,进而平抑房价。不仅如此,开发商资金不再紧缺后,除了增加居住地产供应外,还会开发产业地产和城市设施配套服务的地产项目,对经济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2025-09-26 07:30
2025-09-26 07:25
2025-09-26 07:20
2025-09-26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