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之水一断流,中国经济就紧缩。
虽然中国货币此前发行量极大,目前利率不高,由于货币配置效率十分低下,失去货币滋润的企业已处于深度紧缩状态。
把中国经济作为一个病人,畏寒症状已很明显。首先表现在宏观经济数据上,2013年7.7%的GDP创十四年来最低,今年3月CPI为2.4%,已是去年10月以来首次上升,预计4月将更低。
企业负债率上升、融资成本升高,不少企业处于破产境地。今年4月,中国央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指出2013年全年,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偿债能力有所下降。截止当年年末,5000户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至62.2%,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5000户工业企业的流动比率为104.1%,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速动比率为75%,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利息保障倍数为4.4倍,同比下降0.1倍。这一数据较为乐观,工业企业62%左右的资产负债率并不算高。
其他研究机构的估算要悲观得多。中国社科院的研究结果是,2011年企业负债率为107%,远超经合组织90%的临界值。2008年中国企业的平均负债率仅58%,三年时间负债率增长49%,年均增长84.5%。
上市公司最能说明问题。经过“选秀”上市,A股上市公司理论上是中国企业经营业绩最好的群体,近几年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据Wind资讯的数据,2010年负债率较2009年出现上升的公司占比为45.65%;2011年较2010年上升的占比为49.21%;2012年占比为55.45%。剔除银行券商等金融类型企业后,2170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2012年为59.95%,2011年则为59.11%。
这是动态数据,一旦负债上升、资产价格下降,负债率会急剧恶化。
钢铁行业就是例证。2012年末,上市钢铁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同比微增了1.44%,44家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0.35%,完全看不出风险。到今年2月初,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李新创表示,会员企业负债率高达70%左右。实际上情况更糟糕,由于行业长期处于下行周期、产能过剩严重,铁矿石、钢材贸易融资风险大爆发,福建等地的钢贸企业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钢铁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今年一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亏损面达到45.45%,同比增加14.77个百分点。不少钢铁企业现金流断流指日可待,全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观测中国经济数据,要接地气,一旦某行业帐面负债率超过70%,同时伴随着库存量大幅上升、现金流恶化,就意味着该行业岌岌可危,无论盈利如何漂亮都没用。此前李宁等国产服装品牌无不经历了上述典型症状,不得不缩减门面节省成本励志图新。
以往央行大量发行基础货币,填补的是企业债务窟窿,保持资产价格稳定甚至上升,维持企业朝不保夕的资产负债表。一旦央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社会融资成本骤然上升,企业资产品价格下跌,负债率高企,企业现金流断裂、银行坏帐率上升的坏消息此起彼伏。
目前资产品价格正在下挫,一旦超过临界点,中国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就将崩溃。
经历了十几年被证明最为保值增值的资产品房地产,遭受严峻考验。5月1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4月百城房价指数,当月全国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1013元/平方米,比3月上涨了0.1%,自2012年6月以来连续第23个月环比上涨,涨幅较3月缩小0.28个百分点。同比则是连续17个月上涨,涨幅从上月的10.04%降至9.06%,为连续第4个月缩小。
2025-09-26 07:20
2025-09-26 07:15
2025-09-26 07:10
2025-09-25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