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一些城市出现房地产市场异常波动,国土资源部昨天明确表示,将毫不动摇保持从严、从紧调控基调。将采取措施稳定房地产用地供应,抑制异常地价。为避免出现“高价地”误导市场,将对总价较高的地块实行分割处理,划为多宗地供应。
□分类处理三类市场异动城市要出招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长廖永林说,国土资源部将监督各地执行好现有政策措施,针对不同类型城市,分类指导,加强针对性,突出差异性,强调时效性。
下一步,市场出现波动的城市要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落实国务院调控要求。一是加供应、稳后市;二是控异常、防波动;三是避免误读误导、稳定市场预期,以保持土地市场稳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
市场出现波动的城市,主要是指:在国家统计局发布房价指数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凡属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交易价格指数同比上涨或环比连续3个月上涨的城市,住宅或商服用地供应量偏离过去5年平均值、地价同比或环比上涨的城市,以及近3个月以来出现住宅或商服用地较高异常地价的城市。
□闲置土地
闲置地能盖122万套房
国土资源部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全国闲置房地产用地1.1万公顷,其中闲置住宅用地7461公顷。即便按照容积率1计算,本次国土部公布的数据为1.1亿平方米,按一套房90平米计算,可建122万套房。而在2009年底,闲置用地累计约1万公顷。
对此,国土资源部将于近期建立房地产大企业和大地块跟踪督查制度,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大企业指行业内排名靠前且在本地区影响较大的企业,大地块指单宗供地规模超过一定规模的地块。大企业和大地块的开发建设情况,对房地产市场具有较强引领带动作用,能否按期开工、竣工形成有效供给,直接关系到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落实。
国土资源部将于近期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开辟“房地产大企业和大地块监管专栏”,要求各地建立本地名单,跟踪督查履约建设情况,每月更新,专栏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建立本地区房地产企业诚信系统,将存在违法违规违约行为的企业,列入诚信风险企业名单,提高诚信风险等级。市、县相关部门在供地前,要严格审查参加竞买的企业情况,对存在诚信风险的应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参加土地竞买。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称,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国土部已有处罚措施,如“土地闲置满两年无偿收回”等,但没有很好执行。很多地块出让后,并没有按约定时间开发,“刀举起来没有落下去”,闲置土地多,问题还是出在监管部门。对于这一次的处置表态,他称,关键要看“只是说说,还是真的会有所行动”。
□焦点举措
好地流拍地捆绑销售
国土资源部要求,稳定住宅用地供应,促进形成良好市场预期。一是稳定住总量。落实好今年的住宅供地安排,加快编制明年计划。计划总量要保持住宅用地供应总量不低于过去5年年均实际供应量;市场波动城市的商品住宅用地供应总量,原则上不能低于过去5年年均商品住宅用地实际供应量。二是积极稳妥均衡供地。按照区域协调、远近兼顾;好坏搭配、大小互补;用途兼有、品种齐全等原则,同时推出多宗地或安排同时出让。为减少土地流标流拍,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对今年上半年流标流拍或无人申请的土地,可以和一些条件好的土地放在一起供应;也可以适当调整条件、调整价格,提升企业拿地信心,提高供地成功率。
■影响
新政或可免开发商囤地
针对国土资源部昨天要求各地“要采取分割出让、综合竞标、配建竞标、提高付款难度等”新要求,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上述要求应成为土地市场管理的常态化手段而不是应急措施。他称,这些新管理手段的实施将加剧房企的洗牌效应,强者恒强大者恒大,优胜劣汰的趋势会更明显,对大品牌的房地产企业是个利好,但中小企业将来发展空间会受限。陈国强称,新政短期内有助于土地市场的适度降温,对企业和地方政府来说,出让土地和拿地也会更理性。
一位国资背景的开发商向记者表示,其实大部分购房者对什么是高价地并不清楚,不排除价格稍高的地块被过分炒作,作为监管部门如果能够把高价地标准明明白白给出来,实际上是稳定了市场的预期。
对于分割出让的政策,这名开发商表示,一方面可以避免宗地面积过大,总体开发周期过长,为开发商囤地制造“条件”;另一方面,宗地大小对于周边地价的影响和其总体价经常会出现1+1<2的情况,宗地单体面积越大,对于周边房价的影响越大,分割出让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这种连带效应。而竞配建等措施,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部分优质地块的单位土地成本。
“但上述措施都属于短期应急措施,土地市场的平稳,最终还是要看供应和预期,因此未来除了加大供应外,调控预期应该是土地部门最应当下力气解决的。”该开发商称。
2天前
2天前
2025-09-25 07:30
2025-09-25 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