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自5月23日起,如果商品房实际成交价低于备案价超过15%,需要重新备案;在宁波,本月初已经放松了对购房资格的审查。购房者房产审核由户籍所在地和拟购房所在地两地核查变为一地核查。
对于实施楼市新政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大长三角这一现象,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战军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称,这一地区是我国商品房开发建设和购买最大的市场,目前该地区确实存在普遍市场消化缓慢、库存增多的情况。他认为,这一地区这么多城市密集调整,也是它们互相交流的结果。
地产人“抱团取暖”
“还会继续降价吗?我看中的楼盘价格已经降到8900元/平方米!”
这是在杭州萧山工作的李先生今年第三次向本报记者抛出类似的问题。自从年初杭州打响马年降价第一枪,李先生便开始频繁看房。最终进入他视线的楼盘降价幅度接近三成,然而,由于媒体上弥漫着楼市继续走弱的消息,他决心再等等。
像李先生一样,想让“降价再飞一会”的购房者并不少,这样的观望情绪让开发商陷入“降价也无法撬动成交量”的怪圈。
据同策咨询监测,在此轮楼市调整中,长三角区域城市首先开始降价,进入第二季度,进一步打破市场僵局的仍然是长三角城市。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环比来看,杭州下降最多,下降了0.7%;宁波环比下跌了0.2%;温州环比下跌0.1%,同比下跌4.4%;金华环比下跌了0.4%;无锡环比下降了0.2%;安庆环比下降了0.2%。
“一开始降价还有用,但现在是降价也卖不出去。”在江苏多个三线城市拥有项目的开发商沈明(化名)对本报称,长三角的杭州、宁波、常州、无锡、徐州都是这种情况。
一位香港上市房企华东区域负责人对本报表示,无锡的库存堪称天量,降价也是顺理成章。“现在的问题是降价也卖不出去,因为当地的存量实在太大了,国内排名前十的开发商几乎都进入了无锡,项目体量动辄在100万平方米以上。”
在距离无锡不远的另一个三线城市常州,开发商们的价格战亦打得不可开交。从雅居乐星河湾率先“六折甩卖”打破僵局,到九龙仓的贴成本销售,再到更多开发商的无奈跟进,整个常州楼市充满焦虑。
即便此前被外界看好的苏州,也于近期被卷入降价大潮。数据显示,苏州目前在售楼盘中,有30多家楼盘在降价,占到了全部楼盘的79%。
2025-09-26 07:20
2025-09-26 07:15
2025-09-26 07:10
2025-09-25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