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周边区域开始实现从竞争到错位发展竞争合作,贾开京说,上海很多低端的制造业是真的“铁了心”不要了,把和周边城市竞争,变成为服务整个长三角。
杭州市萧山区商务局副局长王立加在论坛上表示,希望“大虹桥”能把不要的部分制造业,转移到杭州钱江世纪城,以发展当地的产业。
总部经济辐射长三角
上海虹桥是长三角城市群“Y”字结构的交汇点。从这里坐高铁,45分钟可到杭州,67分钟可到南京,在这个连接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与世界的核心地带,林俊岭穿梭其中,带领融信接连落子苏杭。
年初,融信总部搬迁到上海虹桥商务区。林俊岭透露,融信总部搬到上海后,通过跟基金、信托多方合作,拓宽了融资渠道。“融信今年三次发债募集资金130亿元,资金成本有所下降,两年可以节省6亿元,这在福建是不可能完成的。”
上海与周边城市之间新的产业协作,正是总部经济生态发展成熟的表现。贾开京说,目前入驻大虹桥的企业中,有一类企业属于管理型企业。由于贸易的网络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大虹桥作为总部,管理分布在长三角各个城市的市场和项目。
关于“大虹桥”土地容量的问题,贾开京认为还有很大空间。“房地产企业说没有地,这个对政府来说是不成立的,地有很多,但政府什么时候释放,和产业经济如何配合,在这些方面存在约束。当‘大虹桥’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开发企业应该可以找到更多的机会。”
按照计划,今年底前,商务区内352栋楼宇的建设将基本完成,入驻企业超过1000家,三年之内,预计将吸引近3000家企业入驻。
一体化中的都市“朋友圈”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郁鸿胜表示,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的一个新亮点是“一核四带五圈”的网络化空间格局。串联起点线面协同发展的,无疑是轨道交通建设。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表示,都市圈的建设能否取得实质性成效,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需要一线城市与周边卫星城市之间紧密合作,还需要中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规划与协调。
周边城市有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通达交通后,可以置换出上海等核心城市的资源和人口。欧阳捷在论坛上描绘这样一幅都市圈生活场景图:嘉善是一个老年慢生活的特色小镇,上海的医生可以到盛泽小镇上坐诊,吴江的居民可以到上海的医院就医,上海的中小学也可以在昆山办分校,苏州的学校也可以招收上海的小孩,区域之间实现一卡通。
2天前
2天前
2025-09-25 07:30
2025-09-25 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