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这些业务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朗诗变得更轻。田明说,2015年以来,朗诗没有在公开市场上抢过任何一段高价地。但是获得了30多个项目——这些项目都不是高价地,而且没有一个项目是朗诗100%的股权。“现在正在开发的所有项目中,朗诗自己的股东权益到年底平均为30%左右。这个比例,正好是美国开发商在自己项目中的平均权益。”
30%的平均权益,是田明引以为傲的一个数字。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财务报告中,他最为看重的是非传统房地产开发产生的利润。
“我更看重的是朗诗作为一家专业的开发服务商,提供技术,提供开发服务,或者的那部分收益,那个收益更有技术含量,也更有价值。”
根据其发布的中期报告,截至2016年6月30日,朗诗的签约销售额约为109.4亿元,至于服务收入,朗诗表示,2016年上半年确认的项目开发管理服务费收入较少,一般在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才确认收入。
田明对于下半年非常有信心,他表示到2016年底,朗诗操盘的项目总销售额会达到300亿元左右,其中朗诗的权益不到一半,只有130亿元左右。所有的利润当中,买地开发赚的钱只占不到一半,另一半来自委托开发、超额提成、服务顾问费。“这些指标都反映出,到今年年底朗诗的轻资产转型已经进入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