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基地VS新城
“花多少钱,‘挣’多少钱。”5月23日,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陈立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首先如是表示,然后他补充说,“‘挣钱’还要等吸引企业之后的税收收入。”
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提出的建设口号是“有城有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建新城才是主题,发展产业只是点缀。
陈立军也表示:“通州区是北京市的副中心,现在要建‘一核五区’,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是其中的一个区,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区域,就像是一个独立的小县城,只是比亦庄小了一些,但比原来的崇文区还要大。”
很多地方的发展都要经历“农村到小城镇,再到城市的发展阶段”,但这个地方“是从农村直接到城市,是跨越式的发展”。陈立军认为:“这个地方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亦庄轻轨有站点,京津之间的两条通道都经过这里,还是亦庄新城和通州新城的中间地带,可以说背靠北京城,连接天津和河北,未来将成为通州区发展较快的区域。”
北京总部基地董事长许为平被称为“总部基地之父”,位于中关村(5.58,-0.05,-0.89%)科技园(丰台园)的北京总部基地在过去十年创造了一连串的发展奇迹。学界在研究总部基地的特点之后,将总部基地定义为“以智能化、低密度、生态型的总部楼群,形成集办公、科研、中试等于一体的企业总部聚集基地”。
5月29日,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人才、资金、政策的聚集之地,北京市非常适合发展总部经济,将一些企业的行政、科研等力量聚集到北京市,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赵弘认为,现阶段的总部基地应该走上“产城融合”的发展道路,以北京市为例,既要规避天通苑那样的“睡城”模式,也要摒弃亦庄开发区那样的“有业无城”的发展模式,要做到“有城有业”,才能达到更好的发展效果。
中国社科院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拆迁打着什么名堂,总部基地已经变成一种噱头,地方政府想做的还是扩张城市。
链接
北京部分总部基地概况
北京总部基地
·位于丰台区,西南四环交会处,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园内。
·建成每栋面积1200~6000平方米的总部楼500余座,还有1000余套每套面积大约为30~50平方米的总部小公寓。
·目前已经吸引企业1000余家。
7小时前
7小时前
7小时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