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持续高企的融资成本与被限制涨幅的房价之间的矛盾。
自2011年调控全面升级以来,房地产企业在传统融资渠道持续被压制,即便是在行业环境明显改观的2012年,国内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对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支持仍然保持绝对的收紧状态,这直接导致了近两年以来整个行业的融资成本大幅提升。一般而言,传统的银行贷款,企业的资金成本大约在每年7-8%,2011年以来信托等非常规融资通道成为相当一部分、尤其是没有政治背景的民营房企的共同选择,这些管道的资金成本大约是每年10-12%,而去年以来有个别企业开始开拓海外融资管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考虑到有条件把手伸出国境线的企业从整个行业来看毕竟是少数,因此大致上当前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成本就是10-12%。
接下来,顺理成章的我们依然可以把这个成本比率和当前的限价政策做对比,一边是企业每年所产生的资金成本10-12%,另一边是每年项目上涨幅度控制在10%以内,并且在我们看来,房价控制目标很有可能成为未来2-3年持续执行的制度性政策,那么,至少从纸面上计算未来企业所面临的利润压力是非常明显的,如果在这个大背景下再加上土地的高成本,尤其是那些拿下高价地的企业,未来在相应项目的运营上都将遇到比过去两年更直接可期的困难,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相信在当前这个时间点上,已经有不少企业、尤其是经验丰富的全国性品牌房企应当已经注意到了高价地的巨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