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家萨利尔•梅塔(Salil Mehta)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巴菲特跑赢股市的辉煌业绩记录几乎无人能出其右。但是在过去五年里,其神乎其神的成功之道——阿尔法(alpha),却一直未能发挥作用。梅塔认为,运气因素导致巴菲特近一段时期跑输大盘的可能性只有3%。这也引发了人们关于巴菲特“长期表现出色与近期表现平庸”之关系的有趣讨论。面对他过去曾创下的辉煌纪录,我们是应该认定他近几年的表现失常?还是说他的那一套确实已经开始流于平庸了?这一观点值得关注。
除了回顾并购交易、预测经济前景和发表投资感言等惯例,巴菲特在今年的致股东信中还暗藏了一点别的东西。数十年以来,巴菲特一直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业绩与标普500指数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是他衡量和展示成功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过去五年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业绩只能算中等水平,这影响到了巴菲特的展示公司业绩的方式。2013年是巴菲特自1965年掌舵以来,在以五年为周期的业绩统计条件下,第一次跑输标普指数。在业绩没达标的事情发生后,巴菲特表示,公司的业绩应该以七年为周期进行衡量,那样的话伯克希尔仍然是跑赢股市的。这种调整对巴菲特来说不可谓不重大,他一直公开宣称诚实报告业绩的重要性,并且经常指责那些业绩不好时就放弃尺度的公司。
衡量价值
一些投资者往往通过营收或利润来衡量一家公司的业绩,但是巴菲特却是以每股账面价值来评价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账面价值是指一家公司的总资产价值,减去无形资产和负债后的价值。巴菲特将账面价值用作企业内在价值的“低估替代标准”。将它与公司市值进行比较,是辨别一只股票价格低估还是高估的一种方法——这是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的核心所在。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目标是,每股内在/账目价值的增长率,要超过标普500指数的涨幅。标普指数是以在纽约证交所(NYSE)或纳斯达克交易所(NASDAQ)上市的500家大公司的市值为基础编制的股价指数。它被认为是最能代表美国股市晴雨的指数之一。将标普指数作为追踪业绩的基准是相当少见的。通过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与标普500指数进行比较,巴菲特的目标是跑赢市场。如果某段时间未能实现目标,巴菲特就会说:“我们什么都没有为我们的投资者做到,他们自己通过持有指数基金,都可以实现相同或更好的回报。”
改变标准
伯克希尔的每股账面价值在2008年至2013年增长了91%,而标普指数涨幅达到128%。巴菲特没有承认公司业绩跑输大盘,而是更改了衡量标准。“在2007年到2013年的这个股市周期内,我们的表现要好过标普指数。”他写道,“预计在未来的所有周期内,我们都将继续保持这样的水准。如果不能跑赢指数,我们就不配获得报酬。因为大家都可以通过指数基金获得与标普指数一致的回报。”巴菲特之前从未这样做过,因为他没有必要。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过去49年中有39年跑赢标普指数,并且在此之前,五年周期的业绩目标从未落空。此外,该公司在过去五年中有四年表现不及普通的股票共同基金机构投资者。业绩惨淡引发了这是否标志着巴菲特将丢掉“奥马哈先知”光环的狂热预言。
阿尔法投资家
2025-09-29 07:30
2025-09-29 07:25
2025-09-29 07:20
2025-09-29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