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广东东莞石龙镇黄家山村村民黄文山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特意将见面地点选在邻镇的一家酒楼。自2007年村民追问村里的征地款去向受挫后,很多村民对村里的问题便不再发声。
然而,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发现,在黄家山村表面平静的背后,村民并没有停止对集体经济管理问题的关心,没有停止对征地款的追问。由于长期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拖欠各村小组约6000万征地款的黄家山村,只能借债偿还欠款利息。
“穷”村欠小组巨债,每年只能还利息
黄家山村村务公开栏的一份资产负债表显示,该村去年初资产负债率高达88.5%。虽然今年的资产负债率尚未公布,但石龙镇黄家山村指导小组组长刘永生透露,该村目前的资产负债率已超过90%,远高于全市19.5%的平均水平,也超过了50%的警戒线。
6月13日,黄家山村支书黄柏球告诉记者,黄家山村负债率高,主要是因为欠了各村小组约6000万元的征地款,“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多,只能支付欠款利息。”
事实上,黄家山村每年支付给各村小组的征地款利息也是借的。多位村民告诉记者,黄家山每年为偿还利息的借款达几百万元。对此,刘永生说:“钱是向合作伙伴(开发商)借的,无息。”但是,对于借款金额,刘并未透露。
黄家山村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村委会支付给各村小组的利息是月息9厘。按此计算,村委会每年要支付约600万利息给各村小组。该工作人员透露:“我们村2005年后就收不抵支了,每年都要亏。”
对于黄家山村的资产负债率不减反增的情况,东莞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主任尹效良告诉记者:“增资减债属结构性问题,村组的高负债率不可能一下子就降下去,要分段控制。”
审计不能确认征地款使用情况
黄家山村的征地始于1990年代初。2008年,东莞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对黄家山村的账务进行了审计。审计报告显示,石龙镇政府征收黄家山经联社土地共2414.43亩,这些土地大多属于其下辖的6个村小组;后来,镇政府向黄家山村返还土地505.04亩,实际征收1909.39亩。根据黄家山村委会的说法,镇政府返还的500多亩土地,有100多亩用作村集体经济发展、修路,300多亩尚未开发。
“征地款约6000万元,扣除留用地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后,还剩3000多万元。”黄柏球告诉记者,2004年,镇政府已将3000万元拨给黄家山村。
“20年了,征地款一直没发,我们也不知道钱花在哪里了。”村民麦庆元说,当时只发了青苗费,菜地每亩补偿2000元,果园每亩2500元。
对此,黄柏球回应称,石龙镇征收黄家山村土地后,一开始也没有将征地款拨给村集体,而是以月息10厘的利率支付利息,2004年才将抵扣工程款后的3000多万元余款拨给黄家山村。
2025-09-29 07:20
2025-09-29 07:15
2025-09-29 07:10
2025-09-28 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