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度过了一段冷却期后,沉寂已久的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在二季度开始躁动。久未推地的一线城市近期陆续投放地块,市场对于土地资源的饥饿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高价地频频诞生
由于市场需求有所增加,5月,北京市二手住宅网签7336套,环比增长40.8%。虽然仅为市场正常水平(2012年下半年)的五成,但5月的二手房市场已然有所恢复。
楼盘打着“学区房”的旗号吸引购房者,而家长为了孩子的将来,也乐于为“学区房”买单。而“学区房”屡屡遭遇入学难,业主维权时有发生。天天315本期重点关注:“学区房”不等于名校“通行证”,其中暗含何种猫腻?
6月份以来,北京楼市住宅成交量回涨明显,受到“国五条”个税政策影响,二手房成交量明显萎缩,近几个月来始终低于新建住宅成交量。就在北京楼市即将步入新一轮触底反弹之时,市住建委接连出台政策,通过限制开发商资金或调高预售许可门槛的方式来干预市场
房产投资额增速回落、楼市成交量上涨势头停滞,楼市在上半年一路‘高歌猛进’后,进入年中盘整阶段。这种高位盘整的态势或将在下半年被打破,而接下来的楼市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半年的政策走势
6月10日,国家审计署再度发布了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结果:截至2012年底,上述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到3.85万亿元,这两年来增长了12.94%。依同样的增长率推算,截至2012年底,全部地方债余额将达12.08万亿元
逐利是市场的本性,尤其是在人口密度大、对房产需求旺盛的地区,房屋供应方和中介掌握大部分主导权,需求方相对弱势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想单凭买方呼吁和舆论监督就使中介费回归合理,实在是太难了
严跃进认为,当前政策的打压对房企,尤其是豪宅及大户型的开发企业而言,未来拿地会有所掂量。资金来源的渠道进一步收窄,可运用的范围变小,从目前来看,政策打压,会使房企拿地动作有所收敛
当前全国市场土地市场成交量大幅回升,而土地价格又没有出现大幅反弹,因此,对于地产开发商而言,最近仍是相对较好的拿地时机。跑量回笼资金,然后将资金投入到土地市场,这显然是最优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