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同样享有空港经济与自贸区两大国家规划红利的廊坊,正在走出与上海浦东相似的发展路径,从而抢占下一轮城市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而随着产业与人口的强劲流入,廊坊的房价水平也将逐步向浦东靠拢,而在当下城市发展的起步阶段,置业廊坊抄底楼市,相当于手握一把打开世界级城市群的金钥匙。
2
“成绩单”下的挑战
以新机场为纽带,廊坊正在成为京津冀城市群中的桥头堡和主阵地。然而,现代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吸引人才之余如何留住人才?包括文化、商业、教育、医疗、运动等综合配套资源的提升迫在眉睫,廊坊也不例外。
据《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显示,2018年廊坊市域人口483.7万人,2035年将增加到575万人。相比之下,廊坊市区的人口增加速度更快、量级更高。规划至2030年,廊坊市区人口将由2018年88.5万人增加到200万人,跻身Ⅱ型大城市行列。
2.3倍的人口扩容,如何在实现当地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职住平衡,成为包括廊坊在内环京众多区域同时面临的挑战。人才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有赖于优质公共配套服务形成的聚合引力,而相比环京区域的其他板块,廊坊主城区拥有绝无仅有的先发优势。
早在2010年,万达广场便已慧眼如炬,在廊坊主城区建设了总建面65万平米的廊坊万达广场,近年来,主城区逐渐形成了万达、新朝阳、万象城等四大商圈,沃尔玛、物美,以及京东线下生鲜超市7fresh等国内外快消巨头企业相继布局廊坊主城区,造就对标一线的繁华都市生活。
此外,在市区的教育医疗方面,廊坊也投入巨大。目前,廊坊主城区拥有廊坊市医院、廊坊中医院、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等多所三甲医院,同时拥有14所幼儿园、5所小学、3所中学,未来还计划引进北京优质教育。
丰富完备的配套设施带来不可估量的区域价值,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轮城市间轰轰烈烈的抢人大战中,不甘落后的廊坊主城区将承接京津两地的外溢人群,连带衍生居住需求的巨大释放空间。
为此,廊坊打造了与京津对接的17条干线公路,全市公路路网密度全省第一。廊坊全市境内规划建设轨道交通项目8个,新建轨道里程约269公里,“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廊坊这个京津间的枢纽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成为新国门和北京的会客厅。
城市的魅力,来源于资源的底蕴,城市的未来,依托于规划战略的高度和广度。廊坊主城区将继上海浦东之后,成为经济繁荣、产业发达、交通便捷、生活醇熟的宜居之地,拥有无可限量的价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