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印度是一个非常漂亮的,金字塔型,这张图是印度和中国的人口的比较,它正在复制我们90年代末2000年初的故事,主要的指标印度大致都类似我们90年代末2000年初情况。所以印度正在起飞,这些年印度对大宗商量的进口是一个很重要的增量。
所以,产能出清、去库存到历史低谷并开始补库,再加上明年春季开工旺季,所以商品价格还会继续上涨,PPI还会进一步改善。 我给大家做一个测算,今年年初PPI是负的5.3%,现在涨到正的1.2%,现在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到了68以上。最近OPEC减产协议达成,油价大涨,研究宏观的人都知道,原油是工业的血液,是通胀之母。未来这半年大家真正担心的并不是通缩,是通胀。
我们可以测算一下现在PPI是正的1.2%,大家可以测算一下,11月份PPI是多少,应该是2.6%、2.7%。再加上环比的上涨,明年一季度PPI要突破3%,往4%去的,企业盈利是继续恢复的。
这是对经济的一个大致展望。
然后讲讲房地产,过去一年毫无疑问房地产是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讨论多了有时候发现,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房地产我们追踪了这么多年,大家记住一句话就够了,房地产长期看人口,短期看金融。
长期,我们预测房价就变得简单了,大家实际预测未来中国人往哪流动,人流入的地方房价长期看涨,人流出的地方肯定是看跌的。大家其实就是预测中国人未来往来哪儿流动,然后以此来预测中国的房价。中国人往哪里流动?有的人说往来大城市流动,大城市机会多,但是大家说大城市有大城市的问题,空气差,交通差。大家说去小城市,小城市好,大家也会说好山、好水、好寂寞。我们的政策也是经常摇摆,一会搞小城镇战略、西北造城运动,一会又搞大都市圈战略,基本的问题过去一直没搞清楚,中国人未来往哪里流动?我们来研究下,我们研究了十几个经济体,美国、欧洲、日本等等,我们看他们的人口流动趋势,我讲两个:美国和日本。美国人地关系不紧张,美国国土面积跟中国差不多,3.2亿人,中国13.7亿,日本人地关系紧张,国土面积相当于一个半山东省,有1.3亿人,我们来看这两个代表性的国家。这是日本大的都市圈人口占比的趋势,大家看什么特点?是不断上升的,日本1.3亿人,3600万都在东京,韩国5000万人,2500万在首尔。我们再看美国,人地关系不紧张,是不是人平均分散呢?这是美国过去几十年人口流动的趋势,大的都市区占美国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人继续往大的都市圈迁移,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为什么?因为大的都市圈更节约土地,更节约资源,更有活力,这是几百年来城市的胜利。这也就是我们过去的西部造城运动,小城镇化战略注定失败的原因。
2025-09-25 07:25
2025-09-25 07:20
2025-09-25 07:15
2025-09-25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