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至10月6日凌晨,短短7天时间,南京、厦门、深圳、苏州、合肥、无锡、天津、北京、成都、郑州、济南、武汉、广州、佛山、南宁、珠海共计16个城市先后发布新楼市调控政策,多地重启限购限贷。
其中,北京、深圳、广州、南京、合肥、厦门等城市力度较大,同时均表态加大土地供给;苏州、无锡、天津、程度、郑州、济南、武汉、珠海程度次之,且程度不同;佛山、南宁可忽略不计。
16个城市集中推出限购限贷等调控措施并不是偶然,除了市场层面“高价地”频出、投资投机性需求过热之外,住建部也点名了部分城市45家违规失信房企和中介名单,而这45家被企业和机构分布于16个城市。当然,上述16个城市楼市新政的集中推出也是有套路的。这个套路就是中央精神:一线城市防泡沫,二线城市要稳,三四线城市要活。
【核心一二线城市也开始重启楼市限购限贷政策?】
究其原因,很简单,核心一二线城市重启限购限贷主要是为了限制投资投机性需求。按照投资的逻辑来看,哪里有投资回报,投资的资金必然流向哪里,当前来看,核心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上涨的预期仍然存在,投资客此时进场仍然有利可图,这成为投资客持续进场核心一二线城市楼市的很重要的原因。
此外,与以往不同的是,投资客不仅仅局限于在本城市投资,随着各个城市间市场基本面复苏进程不一,投资客资金也根据不同城市的特征开始在不同城市间轮动,投资客资金的轮动进一步推动不同城市的楼市热度升温,各个城市间也形成轮动上涨的局面。
当然,货币政策宽松与高价地频出的背景我们也不能忽视。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宽松,资金成本低,资产配置需求驱动投资客投资楼市。当前宏观经济仍然下行,货币政策相对宽松,贷款利率成本也较低,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讲,手头有富裕的资金,但是没有有效的资金投向,资产配置需求驱使这些人群将资金投向房价正处于上涨通道的楼市,从投资先后顺序来看,首先关注一线城市,再次是一线城市所处经济圈内的核心二线,然后是一般二线城市,这样的投资客资金轮动导致不同城市间的楼市也出现轮番上涨。
从土地市场来看,高价地推动房价上涨预期,导致投资客转战仍然处于价值洼地的城市。今年一季度,随着高价地频出,高价地推动楼市进入量价齐升的状态,比如苏州、南京、合肥等核心热点城市,投资客开始关注这些热点城市,在这些热点城市兴风作浪,引领市场进入“全民炒房”时代。随着其他二线城市基本面的好转,比如武汉、郑州等等,这些城市也开始出现高价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价上涨,投资客也借机进入这些还处于价值洼地的楼市进行投资,形成投资资金的轮动效应。
综上分析来看,要解决当前核心二线城市楼市短期内过热的问题,无非三个手段:一是收紧货币政策,二是增加土地供应,三是想法设法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当前宏观经济仍然处于下行趋势,货币政策仍然会相对宽松,货币政策不是地方政策可以改变的,因此,现阶段很难通过大幅提升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为楼市降温,这招短期内还行不通;从土地市场来看,尽管大部分地方政府表态增加土地供应,解决高价地以及由于高价地频出而推动房价上涨的现象,但是,经验和实际行动表明,核心二线城市的土地供应也很难大幅增加,因此,近期有关土地的新政也很难起到缓解楼市供求紧张的作用。
那么,要解决抑制投资投机性的需求怎么办?想当然,就是行政化的限购和限贷措施,把外来的非理性的市场需求挤出本地市场之外,为本轮资金轮动推动城市间房价轮动上涨的局面降温。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