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四周成交“过山车”,商住供需萎缩将终结成交上行。
据亚豪君岳会统计数据显示,7月第二周(7月4日-7月10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与自住房)共实现成交2077套,成交面积20.18万平方米,环比之前一周分别减少52%、44%。与此同时,上周商品住宅成交均价35585元/平方米,环比上涨7%。
从最近四周市场表现来看,市场成交呈现“过山车式”的冷热强烈交替,6月第三周与7月首周均冲上周度4,5000套的高峰,而6月第四周与7月第二周则均回落至2000余套。而在这其中,商住占比趋势变化也与整体成交走势一致,6月第三周与7月首周均在70%以上,而6月第四周与7月第二周则均跌落至50%。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分析认为,从上述两个变化趋势也可以看出,目前商住成交量的变动仍然主导着整体成交量的走势。不过受到商住调控预期的影响,6月中下旬商住项目大量入市并集中成交,使得这类产品需求几近被“透支”,因此进入7月之后商住项目入市量迅速萎缩,7月上旬仅3个商住类项目入市。其中旭辉26街区上周实现成交604套,也成为最后一批集中大量成交的商住,仅一个项目成交即占据了全部市场成交的近三成,不过一个项目的集中爆发未能挽救整体成交下滑的趋势,从上周成交排行来看,除排行首位的旭辉26街区之外,排行第二到第八的项目成交均仅为两位数。
任启鑫认为,与商住类产品的小户型、低总价不同,受到土地成本的制约,普宅市场已经逐渐进入高单价、大户型的时代,总价普遍偏高,根据亚豪君岳会数据统计,今年普宅套均成交价已高达517万元,而去年这一数字仅为377万元。新房成本的飙涨一方面使得部分需求被迫转移至二手市场,另一方面客户资金到位情况也使得项目签约周期被迫拉长。受此影响,即便普宅项目入市节奏明显加快,但仍难以支撑成交的继续上行,商住供需的逐渐萎缩,也将终结这轮成交快速上涨,预计7月整体市场成交将出现环比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