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日晚间杭州等城市迟到的地方版细则出炉,截至目前已有30余个一二线城市交出了地方版“国五条”细则答卷,占规定出台总数的九成。
此前,不少购房者期待地方版“国五条”实施细则的出台能够给持续飙高的房价降温,但是随着各地细则陆续出炉,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除京沪版相比之下较为严格外,其余城市细则既无特别有力的“大动作”,也没有公布具体措施,并对其可行性提出质疑。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分析认为,北京、上海版细则内容偏重于具体执行层面。北京版细则全面而细致,并就所有房地产市场相关方面都有涉及;上海版细则偏重于解决主要问题,仅就核心问题提出解决方向与实操细则,并对数量和指标相关内容指出了后续政策公示时间。
而有翘首企盼细则落地的南京市民失望地表示,短短百余字的南京“国五条”细则中缺乏有分量的调控新规,甚至连20%个税都没提,仅要求房价涨幅低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很难指望凭借其降低房价。
由于对个税20%、房产税及限价政策一字未提,1日晚间发布的杭州版细则更是被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评价称,除去价格控制目标外,通篇细则都难实际执行,条文笼统、内容空洞,好比打太极。
中新网房产频道梳理发现,从已经公布的各地细则来看,主要涉及了包括强化限购、明确房价调控目标、实行差异化信贷、提高预售监管等方面的措施。不过也有厦门、大连、海口等多个城市未出台执行细则,只提出房价控制目标。
其中,北京规定单身人士禁买二套房,并进一步提高二套房贷首付比例,上海要求强化二套房的贷款资格审查,广州等城市则加大了预售监管的力度。
对于包括深圳在内的不少城市将房价控制目标设定为不超过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评直言,深圳的房价控制目标未跟随京沪,却与房价温和的二线城市为伍。他认为,京、沪房价控制目标都是基本“稳定”,而深圳却挂钩收入增长,显得“太宽松”。
此外,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认为,国务院发布的“国五条”中,关于二手房按转让所得征收20%个税等内容一度让公众很紧张,但在各地方细则中,这些争议最多的内容却并没有得到认真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