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交通委了解到,截至去年12月,本市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覆盖范围已由东城区、朝阳区扩展至大兴区和亦庄地区,公共自行车现有总量达到1.4万辆,办卡人数超过1.5万人,累计租还车次数达到70万次。然而,这些数字对于北京这座拥有常住人口2018.6万的特大城市来说,不过九牛一毛。
不仅如此,记者从市交通委了解到,目前本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的跨区域通存通取仅限于东城与朝阳两区,其它各区县仍是“各自为营”。受理公共自行车办卡业务的只有4个服务网点,而且它们只在周一到周五办卡,办卡时间正好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工作时间重合,所以上班族想要办卡只能请假。
调查3
免费+低价是“赔本赚吆喝”?
调查地点:建国门地铁口、光华西里小区
调查结果:
租赁费的免费与低价让部分“租车族”享受了实惠,但微薄的租车收入却令运营公司难以为继。
家住光华西里的彭先生每天早上都在小区西门租一辆公共自行车,骑到建国门地铁口的另一租赁点,还车后再坐地铁到公司上班。“从小区到地铁站骑车也就二十分钟,可坐公交就没谱了!”由于路程不远,又有对接的租赁点,所以彭先生一分钱不花就能天天租车上下班,租车第一小时免费让彭先生尝到了甜头。
像彭先生这样享受第一小时免费租车的市民还有不少。据市交通委统计,租车一小时之内还车的占租车人群的90%以上。这意味着大多数人都是快借快还,免费用车。
可都这么免费用车,运营公司岂不亏了?负责东城区运营的北京市燕鸿洲存车管理处管理员李相杰告诉记者:“租车头一小时免费让不少人不掏一分钱就能骑车,可车用得多损耗也大,今儿车锁坏了,明儿显示屏黑了,修修补补是笔不小的开支,可收上来的那点儿租车钱根本就不够!”
据负责朝阳区运营的长城金点定位测控(北京)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共自行车运营头半个月的租赁费用才区区数百元,而市民租还车的记录却有1700多次,租车频率不低,为什么收入这么少呢?这位负责人透露,这是因为大部分市民都在享受公共自行车“第一小时免费”的“福利”。这种“福利”客观上造成大部分用户都是免费用车。这样一来,微薄的租车收入与整个运营费用相比只是杯水车薪。
据了解,本市推出的租赁公共自行车服务除第一小时免费外,每小时收取的租费也相当低廉,即:第一小时后每小时1元,24小时封顶为10元。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说,采取这种免费+低价的收费方式,是为了提高公共自行车有效使用率,鼓励人们短时骑行、即用即还。
相比本市许多民营自行车租赁公司,这种免费+低价的收费实惠不少。记者打开一家民营自行车租赁服务公司的网站,看到该公司租车不仅没有第一小时免费,而且一小时的租费是5元,每半天(四小时)收取服务费10元;每一天收取服务费20元,超过四小时按全天收费,上不封顶。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025-09-25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