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消费
增长好于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驾马车——消费在前两个月的增速较去年有所放缓,但依然好于预期。数据显示,1-2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6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增速低于上年5.6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0%。
从商品用途看,用类商品实现零售额814.4亿元,占全部零售额的59.8%,同比增长16.2%,增速最高;吃、穿、烧类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325.6亿元、136.3亿元和85.1亿元,分别增长1.5%、3.9%和2.6%。
针对前两个月消费方面的表现,于秀琴表示:“尽管消费增速有所放缓,但是依然超出我们的预期,总体还是不错的。十八大以来政府提出的八项规定,遏制了一部分公款消费和高档消费,但总体来说,对于消费的影响有限。”
此外,根据北京市商务委发布的数据,春节期间消费市场表现也成为带动2月消费数据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2月9日-15日,120家重点商业服务业企业实现销售额36.6亿元,增长9.2%。
财政收入
“营改增”作用逐渐显现
数据显示,1-2月,北京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48.4亿元,同比增长15.1%。从主要税种看,增值税增长1.1倍,营业税下降0.2%,企业所得税增长8.1%,个人所得税增长1.4%。
根据北京今年提出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目标是9%。赵弘表示,北京地区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一方面对于钱袋子来说,真金白银的收入增长是好事,也反映了实体经济增长较快,但另一方面来看,财政收入中有较大一部分是来自房地产行业税收和土地出让金收入,这也表明房地产市场较为活跃。
陈及表示,财政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北京前两月财政收入增加较快主要受经济增长回升带动,从投资、工业增加值等各项数据来看,目前北京经济复苏迹象明显,而且随着经济增长的进一步回升,财政收入增长也有望加速。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也认为,增值税和营业税呈现一升一降的格局,主要是受“营改增”试点改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