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镇化导致需求的上升阶段,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垄断,必然让房屋价值上升。2,政府不断改善房屋外面的环境和公共服务,也必然增加房屋的附加值。3,当资本市场不提供民众可以用少量投资参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红利的开放式基金时,民众只好将房子做为直接投资品。4,早期个贷的利率与杠杆作用在帮助首次购买刚需解决住房时也在帮助投资者。5,货币政策与通胀让住房的价值额外提升了,也成为最具抗通胀的投资。6,股市的不正常让投资者大跌眼镜,又无其他渠道,只有投资房子一条独木桥了。7,任何投资大约都要有技术支撑,而住房不用。8,许多投资会占用时间与精力,住房不用,放的时间越长反而获利更多。还有使用功能和租赁收入。当然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理由和投资技巧。
六问:如今各种评说又集中在房地产?
1,涨涨跌跌的是经济,越是支柱就越是会随经济波动而波动,何需大惊小怪?要救的不是房地产而是经济。夜壶总是被提来丢去的,哪次不是为了宏观经济?2,历年人为控制违背了市场规律,造成价格的扭曲,也激起了民愤。保障性政策不能保障居住权力,反倒催生了利用保障中的财产权力谋求暴利的腐败。以价格为导向的限制政策,让降价成为一部分人的"梦"。以为降价可以为他们带来"幸福"。3,许多民众看不到政府从高房价中获取了暴利,被政策和媒体将仇恨导向了开发商。当然也有官商勾结的腐败,更加重了这种仇恨。还有少数不守法的行为和违约行为给行业扣上了恶帽子!希望看到这个行业的崩溃。4,价格信号的扭曲,不能反应市场的正确供求关系;政府多年非市场化调控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户籍与土地制度限制了自由迁徙的权利,公共服务与就业条件的差别,让人口的合理流动变成了选择性流动。于是城市间开始分化,供求关系也发生了逆转。尤其是价格上涨时的过量投资与库存形成了必要的自我调整。5,真的是泡沫破裂吗?假如销售量下降30%,大约还有十亿平米左右的销量,各国都不会有这么大的市场。这是破裂吗?我已说过那些基本面没变的理由,不需要再重复了。6,尽管房地产只是夜壶。但政府真的不需要这只夜壶吗?政府可以不用夜壶。但政府会不关注必要的经济增长与底线吗?至少房地产还不是过剩产能。城镇化和消费升级还有巨大的需求。我不相信中国会甘愿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地步。要实现中国梦,不管政策如何调整,都需要有个安定、舒适的家。最终前进的路上不管是冰山火海,都会被时代超越的。
2025-09-25 07:25
2025-09-25 07:20
2025-09-25 07:15
2025-09-25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