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实施差别化区域发展政策
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信息,今年以来,地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中西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仍快于东部地区。下半年,地区经济发展既面临不少困难,也存在一些向好因素,在宏观调控政策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经过努力,预计大部分地区可以实现年初预定的增长目标。
我国地区经济上半年出现积极分化,为实施差别化调控手段提供了 基础。下一步,根据各地区发展现状和潜力,国家将实施差别化区域发 展政策,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
一是加大对东部地区的制度供给,重点加快浦东新区、滨海新区、 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福建平潭、舟山群岛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 易试验区等功能区建设,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和先行先试,并通过制度创 新为转型发展提供新动力。
二是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强能源外送通道建 设,适当增加资源本地化深加工与利用比例,提高战略性资源收储规模, 对严重下滑的能源原材料行业给予必要支持。中央投资将向中西部地区 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领域倾斜。
三是扩大区域开放合作。支持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地区加强区域合作,积极推动一体化发展。加强长江等重点流域地区合作。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鼓励与沿海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推动内陆和沿边开放,加快云南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新疆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支持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和满洲里、瑞丽、东兴等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
国土部探索集体土地建租赁房
国土部日前召开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工作座谈会,对京、沪首批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的经验进行总结。据悉,广州正在申 请第二批试点,并且介绍拟开展试点工作的设想。
集体土地建设租赁房试点将在2013年迎来第二批试点启动工作。 根据国土部的要求,只有符合“对于商品住房价格较高、建设用地紧缺 的直辖市和少数省会城市,确需利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公共租赁房的”的要求,才可以试点。
同时,广州为配合申请集体土地建设租赁房试点,于8月5日开 始对草拟的《〈广州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 见》及相关配套文本征求公众意见,广州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将可以公开出让、出租。
住建部公布103个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8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公布 2013 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住建部要求,各地要针对本地区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实际问题,制订出智慧城市创建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制订创建任务和重点项目的时间节点;创新体制机制,明确责任和考核制度,落实相关保障措施。同时,要高度重视信息整合和共享协同,抓好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 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提升各应用系统效能;注重城市发展中的应用体系建设,突出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标志性成果。
此外,住建部要求各地指导试点城市编制重点项目投融资规划,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渠道、多元投资落到实处,逐一落实项目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和建设时序,确保创建任务顺利完成。
国土部监测报告:住宅地价上升动力仍强
8月5日,国土资源部下属机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月度调查 分析组发布报告认为,当前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热度不减,房企拿地热潮不断。住宅价格高位持续,住宅地价上升动力仍强。
报告表示,在库存压力减小、资金充裕的前提下,房企拿地的热情 较高,特别是一线城市的强大消化能力,更是吸引了大批实力强劲房企 的土地储备意向。房企拿地的目的已不局限于备战企业的后期开发,也 支撑着拿地抵御资金贬值的长期发展规划。
报告认为,楼市在“国五条”的影响渐消的背景下,其房价并未出 现松动。部分城市住宅市场新房提价行为有所显现,二手房市场也在供 不应求的情况下出现议价空间压缩、跳价上涨的现象,上述表现都加深 了住宅地价持续向上的预期。
不过,对于高价地块,上述报告则认为,一线城市在供需关系失衡 背景下,土地市场的优质地块一经推出便创高价,正是体现了质优价高 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只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合理的区间,反映 的是真实市场情况,便无需强行干预压制,否则容易干扰市场的正常秩 序,引发后续的非理性反弹。
发改委专家:城镇化不是第二个4万亿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在江西新型 城镇化论坛上指出,城镇化不是第二个“4 万亿”,地方政府要改变政 策判断和路径依赖。他表示,随着城镇化话题的升温,相当一部分人期 待城镇化规划出台并由此形成政府加大投资的路径依赖。然而,城镇化 的核心是改革,并不是“投资拉动经济”模式的延续。
乔润令分析指出,目前城市摊大饼式扩张、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等问题,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非常突出。事实上,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大潮之下,借助推进城镇化之名,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城市越来越多。但是,没有产业支撑,没有人流物流集聚,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乔润令看来,我国很多地区的“城市供给”已经过剩,“有城无业,有城无市,有城无人”的“三无”现象严重。
乔润令表示,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应具备三大特点,第一是体制变革 的过程。第二,新型城镇化一定是以人为本。第三,新型城镇化一定是 城市转型的过程。对此,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指出,可以肯定,城镇化无疑 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国家战略,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结构调整的 重要一环。城镇化既可以拉动投资,更能拉动需求,是挖掘潜在国内内 需的交点,因此城镇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但是,秦虹也强调,新型的城镇化一定要在土地的利用上高效和集 约做文章,提高土地已有的城镇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率。并且,做到“产 城”结合,用产业做支撑为重要。城镇化是发展的结果,不能为了城镇 化而城镇化,而是应该相信“市场”本身是城镇化发展的源动力,政府不应过多干预。
土地市场监控报告L230(20130811) 下载地址:http://bjbbs.fzg360.com/read-htm-tid-9405.html
2天前
2025-09-22 17:27
2025-09-22 17:05
2025-09-22 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