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据记者调查发现,这样的群租房在北京非常多见,之所以多,源自于人们的需求。
如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所说,“群租带来的治安、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倍受各方关注,引发了大量信访投诉,扰乱了租赁市场秩序”,前两天,北京东三环劲松街道办事处宣传科科长马小勇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道出了群租房的隐患。前两天有关报道中提到的“80平米住进25人”的群租房,正是处在他的辖区。
马小勇:群租房小区的案发率在我们辖区占的比例特别高,基本在50%以上。这三十人、四十人住户,都是谁也不认识谁,有个别还出现男女混租的现象,不发生问题才怪。
这样看来,群租房的治理合情合理、势在必行。但也有人不这么认为。
小常:现在这个500元/月,如果是单间的话可能就得1000多。
记者:你现在的房租占到生活开销多少比例?
小常:一半。
小常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半个月前来到北京找工作,她在北四环找到一个床位,15平米的房子塞了四张上下铺,有七个年龄相当的室友,房间里只剩下中间的一条过道。小常并不赞成北京出台的这一标准。
小常:像我们这种刚来北京,没有什么收入,没有办法支付那么多钱,所以不支持这个新规定。
昨天(18日),记者登录生活服务类网站赶集网,发现租房信息中,提供了专门的“合租床位”选项,列出了大量的群租信息,很多信息的发布者都号称是“独立经纪人”。
以朝阳区刘家窑附近的一些信息为例,这些床位大多是拎包入住,租价大约是相同位置单间租金的三分之一,一居室的五分之一。
中介王先生:多大都有,有200多平米的,有170平米的,170平的比较多。
记者:170平的住多少人?
王先生:20来个人,大三居,两个卫生间,24小时热水。
但当记者问及北京新规出台后,会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意时,大多数中介的回答都是:“不会”。王先生的答案更有特点。
王先生:跟你没关系,每年都是这样的,知识面不要太广,太广了没用。
有网友这样评论北京出台的最新租房标准:“规定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种骨感体现在,早在2009年,北京市八部门就联合发出《通告》,要求“群租房”必须拆除隔断恢复原状。2011年2月起,住建部更是明令禁止了一切群租行为。但是,群租的整治似乎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如劲松街道办事处宣传科科长马小勇说,两年以来他们一直在做相关的工作,但收效甚微。
马小勇:我们从去年开始已经整顿了一年,一个小区一个小区的做,但还是有反弹。因为它牵扯不同的部门,每个部门有一定的管辖权,但都不是整体来管。比如建委负责房屋结构,拆不拆承重墙,这方面归建委管;经济适用房出租归房管局管;有没有火灾隐患,归消防队管;出租做店铺归工商部门管;像这种做群租多以中介公司为主,归房管局管,我们街道没有处罚权。我们对房主确实没有太好的处罚依据,更多的就是督促、宣传。
2025-09-26 07:30
2025-09-26 07:25
2025-09-26 07:20
2025-09-26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