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齐发力调控土地市场 中小房企将受打击?
记者注意到,为了限制银行资金土地市场,近日上海将采取的措施不止会落实在土地出让层面。
本报记者独家向上海银监局了解到,10月12日举行的会议,并未提出这些新政,但向银行提示了房地产信贷风险,重申了上海3.25和“沪六条”新政,多家银行也将开始各有举措落实监管精神。
而“沪六条”明确要求银行贷款、信托资金、资本市场融资、资管计划配资、保险资金等不得用于缴付土地竞买保证金、定金及后续土地出让价款。并且要求银行严查各类非正规金融机构为房产交易提供各种形式金融业务行为。
对于多部门齐发力调控土地市场的影响,资深房地产人士薛建雄认为,政策执行力度非常严,把让开发商筹钱的1个月时间封死了,可以说,开发商只要拍地,账上就必须要准备好所有资金。
“运作不规范、现金流不足的房企只能退出了。但对于准备金足、运作规范的房企来说,可以说是有利的,应该它引导了市场竞争环境。”新城控股(11.62 +0.26%,买入)高级副总裁欧阳捷表示。
据资深房地产人士薛建雄介绍,目前大多数房企的自有资金比例仅在20%左右,其他资金都是靠信托、开发贷、基金,甚至民间典当行等各种渠道融而来。
国家统计局数据就显示,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内贷款14199亿元,增长1.7%;利用外资97亿元,下降52.6%;自筹资金31983亿元,增长0.6%;其他资金45294亿元,增长34.1%。
但通过信托、基金等渠道融资,成本至少是银行融资的一倍,所以没有了银行这一条渠道,企业的融资成本会升高,开发成本也会被推升。
但业内人士指出,一般而言,大型房企可以运用的资金更多,可以保证足够的资金去拿地,但小开发商能提前筹得的资金却没有那么多。当前有些二三线城市甚至出现了开发商拍了地,付了10%的预付款后,就没钱了的情况。
“目前要求开发商拍了地,就要把钱交齐,这也就避免了拿地之后,把地抵押做贷款的违规情况发生,也规避了开发商拍了高价,无法结清土地款的情况。”薛建雄指出。
8小时前
8小时前
8小时前
8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