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们不禁质疑:预付款足够支付工程款,现在却没有造房子的钱,预售款是不是被挪用了?
记者欲从开发商处了解原因,联系未果。苏州3年前已实行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预售资金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全部纳入监管账户,确保用于项目建设。按理,不应存在挪用情况。而周必昌透露,“万道置业的人亲口说过,他们通过万道股份公司进行反担保,把钱挪做他用了。”
投机之风暴露逐利冲动
记者随20多名业主代表前往苏州高新区建设局反映情况。
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证实:“万道尊品开发商资金链确实出现了问题。”他表示,已注意到该楼盘问题,高新区管委会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会尽快拿出解决方案的。”
业主们表示,万一最终拿不到房子也讨不到说法,就只能不还房贷以减少损失。而这,又可能导致银行坏账风险。
“在经济意义上,‘冬天’之后可能是任何季节,甚至是更冷的冬天,更长的冬天。无论是过度投资的兴旺,还是资产依赖的繁荣,无论是福利主义的透支,还是负债消费的狂热,总有消停下来的一天,它们共同的归宿,就是冬天的萧条。寒冷是最好的医生,它总能检出风和日丽下不易检出的毛病……”——在万道股份董事长周健的新浪博客上,记者看到一篇2012年1月转载的文章,而这,似乎成了他眼下境遇的预兆。
过度投资、资产依赖、冒险炒作,把万道变成了丧失理性的投机者。
人们更关心的,是相关的监管话题。在房屋预售制度下,开发商以低成本使用银行资金、无息占用购房者的预缴款以及承建商的垫款,风险则转嫁给了消费者和银行,同时又通过“炒楼花”等方式制造紧缺、抬高房价。虽然,当前不少地方已实行预售款专户管理,但是,缺乏相关细则,难免留下监管漏洞。
就在采访时,又传来消息:镇江丹徒龙山景区占地1680亩的“毓龙湾国际度假村”停工了。这家号称“沪宁线难得一见的高端休闲度假区”,在南京设有售楼处,而记者拨打售楼电话“025-58783031”,却传来“号码不存在”的回应,114也无法查询到开发企业的任何信息。
据悉,这家楼盘是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然而,匆忙上马的项目建在了集体土地上成为违建,迄今却无人能管。开发商卖房已有两年半时间了。如今,开发商仿如“人间蒸发”,购房人却不得不为此埋单。
停工、烂尾,这些通常只出现在冷市的景象,如今却出现在楼市量价齐升之时,这令人叹息,更引人思考:利润丰沛的楼市,仍然被投机者视为乐园;政府如何科学有效监管,仍是严峻命题;而以招商为名上马的房地产项目,暴露的何尝不是一些地方的投机逐利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