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
行洪安全与“生命线”之争
这座彩钢棚是个彻头彻尾的违建。
去年“7·21”暴雨过后,十渡镇政府下发文件,要求沿河而建、影响行洪的旅游设施“一律拆除”。
“当时听说,十渡镇需要拆的民俗旅游农家院大概有160户。”刘丽说,消息传出来,村民们很快炸了锅,“不让搞旅游,吃什么?穿什么?”
有关景区内的违章建筑,十渡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不愿透露具体数目及整治比例,政府不少工作人员坦言“工作不好做”。一名工作人员说,十渡地处山区,主要依靠旅游支撑,如果把河滩上的建筑、游乐设施统统拆除,老百姓们就没饭吃了。
十渡镇多个渡桥口的村民反映,至少已有10年,各村本就少有的耕地几乎被开发殆尽。村民的说法是,旅游业已不仅是当地的支柱,更是“生命线”。
多名旅游开发户介绍,十渡镇靠河滩搞旅游的很多农家院,都是从村里签协议租下的土地,一些旅游开发户的土地租期为30年,协议上只说所租土地用来搞旅游,“既没说允许建房,也没说不允许建房,这本身就是个模糊的协议,不让建房,怎么搞旅游?”
多名旅游开发户反映,那场暴雨之前,十渡的旅游业已经红火了很多年,他们在河道边和河道里建娱乐设施,少有政府部门阻拦,但从去年8月开始,像刘丽一样,沿河滩建房搞旅游的很多农家乐,都收到政府下发的拆除通知。
多名村民透露,政府要拆除他们的农家院,他们提出要给予补偿。反复博弈中,事情没了下文。
后来,他们听说,十五渡有两家农家院被强拆了。
困局
农庄违建如期完工
事实是,暴雨过后,十五渡村民李华在镇政府劝阻下,仍在距河道较远的位置建了民房,今年1月被强拆。
十渡的村民们谈论,这是政府在“杀鸡给猴看”。
但是,眼看旅游旺季要到了,旅游开发户也管不了这些约束,都等着别家带头重建,“后来有人带头重建,大家就一窝蜂都跟着动工。”一个农家乐老板形容当时的情形。
河滩是招揽游客吃饭的最佳位置,4月,刘丽开始找人动工,重修彩钢棚。刚一动工,房山区水务局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就到了。
18小时前
19小时前
19小时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