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说,一场大雨,自己损失了上百万元,重建,今年又花了七八十万。
几天前,农庄南侧拒马河道里开始积水,刘丽赶紧找人做了30个竹筏子,一个3000元。再想弄百十个竹筏子,却拿不出钱。
刘丽还想重新把娱乐项目修起来,包括攀岩,但是没钱,都做不了。她说,像自己一样,从村里租河滩建农家乐的人家,受灾后并不在政府的损失补偿范围内,因为政府认定,河道里的娱乐设施是违建。
政府认定违建的原因,是建在水上娱乐设施,曾在去年的暴雨中阻碍行洪,因此十渡镇政府规定,拒马河河道里,影响行洪的水上项目一律不准修。但很多农庄的开发户认为,既然政府让搞农家乐,就应该允许建房和开设娱乐项目,“否则游客从桥上过,看院子里没玩儿的,压根儿就不会进来。”
矛盾就在这儿。
分歧
娱乐设施被认定违建
刘丽很怀念那场暴雨以前的受捧,游客从清明节就开始来,挤满她的餐厅和客房。
这是刘丽接手度假农庄的第11年。她说,在十渡搞旅游的确赚钱,但这又是个持续投入和完全听天由命的行当。暴雨过后快一年,农庄一直没什么客人,为了恢复娱乐设施招揽客人,刘丽拿出来70多万元的积蓄,重新买了桌子、椅子、电视、床和柜子,还在靠近河道的地方建起了彩钢棚。
刘丽说,每年赚来的钱,都在往农家乐上投入,她的逻辑是,没有娱乐设施,就招徕不了游人。没人来玩,更不可能有人来吃饭、住宿,“这是个连锁反应。”
周围搞旅游的人家也同意刘丽的说法:村子里搞旅游的人家都是这样,赚钱、投入,再赚钱、持续投入。
现在,刘丽只雇了七八个人,应付偶尔来的客人吃住,河道里的水尺许深,停靠竹筏子的地方,偶尔会有游人上去玩。晚上,农庄里留宿的游人只能吃吃饭,喝喝酒,再唱唱露天的卡拉OK。
刘丽家的农庄南边和东边也是农家乐,同样没什么游人,服务员坐在凳子上打扑克。
十渡镇官方资料显示,去年“7·21”特大自然灾害后,依赖旅游业生存发展的十渡景区损失严重。目前,经过紧张重建,19家A级景区已有18家恢复营业,住宿业和民俗旅游村现在已恢复正常接待。
“吃住确实都没大问题了。”刘丽指着客人落座吃饭的彩钢棚和住宿处说,但在镇政府看来,自己的度假农庄,仅仅是客房属于住宿业,河滩里的娱乐设施是违建,应该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