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是微利水平,再不降起价就怕没人拿地了。”在业内人士看来,高教园区地块已经没有纯粹意义的商品房,全部改为公租房和限价的园区安置房,对企业的吸引力已经大打折扣。前有流拍的教训,要吸引企业出手拿地,必然要给企业让出哪怕有限的利润空间。
与此同时,据有关开发商透露,公租房回购价格也上调到少见的11000元/平米。通常,公租房回购价都是在5000元/平米上下的水平。例如,2012年12月,位于南邵镇的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东区一地块成交,其中公租房的回购价格就是4000元/平米。
据业内人士透露,2011年底沙河高教园地块公租房回购价定了8000元/平米,但像A6地块起始楼面价都超过这一回购价,“企业拿地根本不划算”,这也加大了流拍的可能性。
这一次重新出让后,沙河高教园地块26万平米的公租房,明确由沙河高教园区内高校进行回购并持有,回购价格11000元/平米。
有开发商这样给高教园区地块算笔账:26万平方米的公租房,根据起价,约是6000元/平米的地价,加上3000元/平米的建安成本,再算上其他财务、管理成本等等,公租房这块大概能持平;剩下25万平米园区安置房,限价14000元/平米,也就给开发商留下了很有限的利润空间。
在北京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张大伟看来,类似这种利润率有限的地块,吸引的企业有限,往往会是有建筑业务容易控制成本的一级开发企业,或是追求快周转的企业更感兴趣。
■ 记者观察
需透明的“优先定向”
记者从出让文件中看到,这部分“园区安置房”也已经明确了销售对象,“将优先满足沙河高教园区内高校需求”。具体事宜由市建委、市教委与昌平区政府共同组织实施。有了定向销售,业内认为该地块未来销售不成问题,适合快速周转。相对于区域在售普通商品房2万元/平米的水平,园区安置房也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根据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限房价竞地价”作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制度创新,下半年极有可能大规模推出。
但沙河高教园区作为今年首个“限房价竞地价”项目,具备完整商品房产品的“限价房”优先定向给高校,让不少人大失所望。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该地块的出让仍存在不少疑惑。公租房回购价格的确定依据是什么标准,涨因是什么?限价普通商品住房为什么可以优先给高校?优先需求满足后,什么人又可以购买余下的商品住房?未来这部分商品房进入二手交易市场会有附加条件吗?
对于以上问题,昨日记者联系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和北京市住建委有关部门,但是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