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北京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国内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央媒猛批严控以人查房 房多多频发速出新规是心虚

来源:东方早报  鲁勋  2013-02-19 10:22:19
[摘要]-部分地区出台规范对输入姓名查询名下房产作出约束 -新华社评论称保护公民隐私有必要官员财产公开更是当务之急 -专家表示相关立法工作需进一步推进 央媒质疑严控“以人查房” 人民日报-微评论 严格查房,是保护 ...

  - 部分地区出台规范对输入姓名查询名下房产作出约束

  - 新华社评论称保护公民隐私有必要官员财产公开更是当务之急

  - 专家表示相关立法工作需进一步推进

  央媒质疑严控“以人查房”

  人民日报-微评论

  严格查房,是保护还是心虚

  日前,一些地方出台房屋信息查询规范,对以人查房方式作出专门约束。出于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新规确有其合理之处。然而,官员房产也具有公共属性,公众具有一定程度知情权;更何况房多多事件频发,速出新规难免有心虚的嫌疑。对此,各地应该给予更多解释。

  应创造条件

  让人民监督官员房产

  多地严控住房查询,被指保护“房叔”。有的地方还没把权力装进笼子,却已把房产信息装进笼子,多房官员如释重负,自然难逃“自保”嫌疑。保护公民隐私有必要,官员财产公开更是当务之急。不是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来监督吗,如何为监督官员房产创造条件呢?

  “房叔”、“房婶”被频频曝光,也引发了人们对个人住房信息安全的担忧。近日福建漳州、江苏盐城等地加紧出台房屋信息查询规范,对“以人查房”(编注:即在房管部门的后台系统,输入某人姓名和身份证号即可查到这个人有多少套房子)作出约束,再次引发舆论热议。

  有地产界人士认为,不加限制的“以人查房”是对公民财产隐私的侵犯;一些律师则表示,房产信息的公开并无不妥。不少网友认为,此举会成为某些利益群体的“保护伞”。

  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央媒昨日也纷纷发表观点。新华社评论称,保护公民隐私有必要,官员财产公开更是当务之急。人民日报则表示,官员房产也具有公共属性,公众具有一定程度知情权;更何况“房多多”事件频发,速出新规难免有心虚的嫌疑。

分享到:
责任编辑:黎礼强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魂取东方、形见世界,金茂越秀联袂呈现北京豪宅市场新标杆
  2. 2王健林、万达集团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回应来了
  3. 3起始总价54.1亿元!昌平东小口、北七家两宗宅地转正挂牌
  4. 4越秀地产8亿入股滨江集团杭州余杭地块
  5. 5北京9月已有22个新盘取证 提供近6000套房源
  6. 6广州可申请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7. 7天津盛大地产2.813亿元底价竞得天津静海城区首宗宅地
  8. 8长春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新闻推荐

  1. 1一骑绝尘!电建地产泷悦·玖宸荣获北京金秋别墅市场“三冠王”
  2. 2王健林、万达集团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回应来了
  3. 3越秀地产8亿入股滨江集团杭州余杭地块
  4. 4天津盛大地产2.813亿元底价竞得天津静海城区首宗宅地
  5. 5长春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6. 6北京9月已有22个新盘取证 提供近6000套房源
  7. 7起始总价54.1亿元!昌平东小口、北七家两宗宅地转正挂牌
  8. 8广州可申请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9. 9魂取东方、形见世界,金茂越秀联袂呈现北京豪宅市场新标杆
  10. 10天恒集团挂牌转让111套房产 总价超3.3亿元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