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旭辉控股发布业绩公告称,2015年全年合同销售额302.1亿元,较上年的212.1亿元增加42.5%,超额20.8%完成2015年250亿元的销售目标。
旭辉集团表示,合同销售金额增长主要由于可售资源相应增加及奏效的去化策略所致。
2015年全年旭辉已确认收入为182.31亿元,和2014年的161.79亿元相比,增加了12.7%。其2015年股东权益应占核心净利润增长至22.1亿元,较去年的19.39亿元上升了14%。
公告显示,旭辉控股于2015年经调整的的毛利率(撇除增持若干项目之股权的会计影响)及核心净利润率分别为24.1% 及12.1%,与2014年的25.9%及12.0%相比维持平稳。其2015年实现的核心平均股本回报率为19.2%。
旭辉集团称,受惠改善型产品比重增加及品牌力提升,2015年合同销售平均售价为1.47万元/平方米,较2014年的1.22万元/平方米同比增加20.1%。2015年96.6%的合同销售额来自一二线城市。2015年取得约90%的合同销售现金回款率。
“公司2015年的合同销售额来自14个城市、超过50个项目,推出了18个新项目。”旭辉集团表示。
土地收购采用合营策略
公告披露,旭辉控股2015年共收购25个新项目,地价款共计131亿元。
具体而言,旭辉控股土地收购侧重于两个一线城市——上海和北京,及表现良好的二线城市,包括苏州、杭州、南京、合肥及天津。重庆、 武汉及沈阳的土地储备只是选择性补充。
2015年,旭辉集团落子广州市场,收购了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少数权益。
“在土地收购方面利用合营策略,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散财务承担,达到合作共嬴。”旭辉控股表示,公司现有的合作伙伴主要为物业开发商,包括知名外资蓝筹企业(恒基中国、Hongkong Land China)、国企和民企开发商(万科、绿地、龙湖、首创、北辰、金地、宝龙、新城及当代置业等)及土地持有方等。
对于2016年的土地收购,旭辉表示,今年会减少土地投资,为把握下一个买地窗口期做好准备。去年积极的买地策略已确保未来两年有足够的可销售货源。
未来看好一二线城市
“相较于前年,公司对2016年的行业前景更为乐观。”旭辉集团称,我们预期大部分的一二线城市价量平稳增长,三线城市的复苏则很难确定。在一二线城市,自用需求的增长具持续性。受益于政策导向,改善性需求的增长会更高。
旭辉认为,长远而言,中国一二线城市的住房需求依然旺盛。“2016年我们的营运节奏是加速销售去化、清库存,全力赶开工,上下半年均衡推盘,将可售资源在高价套现。”
据悉,2016年旭辉控股制定了365亿元的合同销售目标,较2015年增长约21%。对此,旭辉控股董事长林中称,出于对市场的预判、2016年充足的可销售资源及保守的去化率要求,公司对完成销售目标充满信心。
8小时前
8小时前
1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