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北京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市场研究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上市房企半年报多数预喜 房地产行业资源将加速集中

来源:房掌柜  整理  2018-08-14 11:56:54
[摘要]导读:7月下旬以来上市房地产企业接连发布业绩预告,在调控政策下头部房企依然保持高增长态势。

    导读:7月下旬以来上市房地产企业接连发布业绩预告,在调控政策下头部房企依然保持高增长态势。截至8月6日,已有19家上市房企(含港股)披露今年前7个月的销售业绩,合计销售额1.68万亿元,同比增长42.85%。沪深两市共计56家上市房企披露2018年中期业绩预告,32家房企业绩预喜。

  大房企稳健 中小房企激进

  万科发布的销售业绩显示,1-7月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342.2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3498.0 亿元,同比上涨11.8%。7月实现合同销售面积306.8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451.4亿元,与6月单月销售656.3亿元相比有所回落,但比更早前4月、5月的单月销售都要高。在土地方面,7月份万科花费254.38亿元新增东莞、中山、泉州、上海、常熟、无锡、宁波、南京、嘉兴、杭州、徐州、合肥、温州、扬州、唐山、济南、太原、眉山、乌鲁木齐、贵阳等地的33个项目,总占地面积402.3万平方米,计容积率建筑面积848.4万平方米,其中万科权益建筑面积435.6万平方米,需支付权益价款254.38亿元。

  1-7月,碧桂园及其附属公司连同其合营公司和联营公司,共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额约3475.1亿元,同比增长44.62%;(归属于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36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08%。

  19家上市房企中,中型房企新城控股突飞猛进。前7个月累计合同销售额约1136.63亿元,同比增长106.05%;累计销售面积约921.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9.96%。7月单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83.52亿元,较去年7月单月的60.76亿元增长202%。今年上半年,新城控股实现销售金额953.11亿元,同比增长94.17%。

  此外,中国奥园、花样年控股、龙光地产、建业地产等中小房企今年前7个月合同销售额的同比增幅均超过80%。

  上市房企半年报多数预喜 利润上涨是亮点

  在销售带动下,不少上市房企上半年的业绩预期也较为明朗。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截至7月31日,A股地产公司中,共有56家公布了半年度业绩预告或快报。其中33家公司预计业绩将实现增长,占比58.93%。

  新城控股预期2018上半年,该集团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的合并净利润将较2017上半年增长至少200%;蓝光发展预计公司2018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5亿元到 6.5亿元,同比增加约 94%至1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5.3亿元到 6.3亿元,同比增加约 96%至 133%。

  港股房企方面,中国恒大发布正面盈利预告,预期公司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25%以上,核心业务净利润预期较去年同期增长100%以上。这一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降低成本费用,增加交楼面积等。同时,管理层预期,恒大2018年上半年的净负债率进一步下降,预期从去年底的184%降至130%以下。

  房企利润上涨将是今年频发的中报中的一大亮点。亿翰智库中国上市房企研究中心主任张化东分析,因为房地产采用的是预售制度,卖房的时候开发商记预收账款,而不是营业收入,通常要等大概一年半以后物业交房才能算营业收入,才能计入利润。所以,利润来源于前期销售,也就意味着现在的情况只能代表一年多甚至两年之前业绩状况。

  目前来看,2018年上半年,房企销售额增长还是主基调。但在严厉的调控政策下,楼市已经出现下行信号。经过了两年多的扩张,目前许多房企已经感受到了莫大的运营压力。多种因素叠加之下,房企资金状况普遍相对较紧,个别房企已经陷入经营不善的困境。鉴于项目结转周期特点,接下来房企销售将不会过于乐观。尤其有些房企近两年通过收购项目增加土地储备,这些项目虽然成本较低,但涉及股权复杂,改造等项目的周转速度将受到一定影响,接下来房企需谨慎应对。

  相关新闻:

  随着调控政策持续加码,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运行。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7月,TOP100房企销售额稳步增长,其中前10房企的销售额占比达42.1%,且均突破千亿门槛,行业资源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

  分阵营来看,碧桂园、恒大与万科3家企业销售额超过3000亿元,均值为3986.9亿元,同比增长率均值为27.4%,碧桂园以4904.7亿元持续领跑;1000-3000亿的企业分别为保利、融创、绿地、中海、龙湖、新城和华润置地,销售额均值为1635.1亿元,同比增长率均值为47.9%。500-1000亿的企业有21家,销售额均值为728.1亿元;100-500亿的企业有69家,销售额均值为244.3亿元;TOP100门槛升至127亿元。

  房企拿地方面,2018年1-7月,碧桂园以1079亿元拿地金额继续位居榜首,万科以942亿元稳居第二位,保利以737亿元稳居第三位,三家房企的拿地金额均超500亿。TOP10企业1-7月拿地总金额达5719亿元,占TOP50企业的44.2%,较1-6月占比下降0.5个百分点,龙头房企在土地市场的优势凸显,领先地位继续保持。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仍是房企重点关注区域,中西部关注度逐渐提升。2018年1-7月,长三角地区TOP10企业拿地总额达2486亿元,位列首位;中西部和珠三角以1753亿元和1353亿元分列第二、第三位;环渤海地区拿地总额位居第四位,为1002亿元。从城市群拿地企业来看,龙头房企继续其广布局的策略,中小房企则集中于其深耕区域发展。

  另外,多家上市房企自今年以来相继回购或增持公司股票。从回购次数来看,恒大、世茂房地产等房企回购动作频繁,仅7月恒大回购已达14次,耗资32.15亿港元;世茂房地产自7月5日起,除周末外连续每天进行回购,约已从港交所回购了4882.5万股公司股份。从回购股权用途来看,碧桂园将回购的5300万股股份予以注销,将回购的1.07亿股用于雇员奖励计划;融创将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计划,而其他企业通过股权回购来稳定股价、提振市场信心。

  同时,多家房企还推出股权激励计划,通过授予股票期权,激励管理层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同时,通过指标考核有助于项目层面主动进行成本控制,降低企业成本。

  业内专家对此分析认为,面对不断升级的楼市调控政策,房地产板块估值水平波动下行,房企一方面纷纷进行股权回购和增持,在提振市场信心的同时也反映出其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房企不断提高经营能力,通过股权激励等举施,激发员工潜力,进一步向管理要效益、向运营要效益。

  (房掌柜整理来自新华网、中房网)

分享到:
责任编辑:肖硕丰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王健林、万达集团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回应来了
  2. 2起始总价54.1亿元!昌平东小口、北七家两宗宅地转正挂牌
  3. 3一骑绝尘!电建地产泷悦·玖宸荣获北京金秋别墅市场“三冠王”
  4. 4越秀地产8亿入股滨江集团杭州余杭地块
  5. 5北京9月已有22个新盘取证 提供近6000套房源
  6. 6广州可申请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7. 7天津盛大地产2.813亿元底价竞得天津静海城区首宗宅地
  8. 8长春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新闻推荐

  1. 1一骑绝尘!电建地产泷悦·玖宸荣获北京金秋别墅市场“三冠王”
  2. 2王健林、万达集团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回应来了
  3. 3越秀地产8亿入股滨江集团杭州余杭地块
  4. 4天津盛大地产2.813亿元底价竞得天津静海城区首宗宅地
  5. 5长春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6. 6北京9月已有22个新盘取证 提供近6000套房源
  7. 7起始总价54.1亿元!昌平东小口、北七家两宗宅地转正挂牌
  8. 8广州可申请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9. 9魂取东方、形见世界,金茂越秀联袂呈现北京豪宅市场新标杆
  10. 10天恒集团挂牌转让111套房产 总价超3.3亿元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