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海易居研究院发布最新报告显示,9月份,其监测的8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度新批准预售面积为417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38.0%,同比减少14.1%。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称,9月份房企推盘节奏有所加快,这为第四季度销售带来了相对充裕的房源,也有助于房企第四季度提升全年销售业绩。
房掌柜查阅报告获悉,2017年1-9月份,全国80个城市新批准的预售面积为29929万平方米,同比下跌13.9%。
严跃进表示,预售证发放规模减少,一方面和各地前两年供地节奏有所放缓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各地价格管控有关。
“实际上,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求稳定的大背景下,很多高价楼盘若不主动调低申报价格,那么就会面临无法获得预售证的尴尬。”严跃进补充说明。
从城市排行来看,80个城市中,有48个城市今年前三季度预售审批面积出现了同比下跌。
在严跃进看来,这和两类因素有关。第一是此类城市房价上涨压力较大,预售证管控成为房价管控的重要手段。第二是此类城市土地供应量偏少,导致新房供应方面“有心无力”。
从具体城市排行可以看出,包括舟山、茂名、蚌埠等三线城市预售规模增速较大,今年前三季度新批预售面积同比增幅分别达到了214%、101%和98%。此类城市属于相对热点的三四线城市,市场交易活跃,充分调动了房企的推盘积极性。
房掌柜注意到,在48个下跌的城市中,包括燕郊、昆山、深圳等城市的跌幅较大。其中,燕郊在今年前三季度取得预售证的面积仅为27万平方米,跌幅达到了84%。
“这和此类城市可供应的房源明显不足有关,进而导致部分交易需求转移到了二手房市场上。”严跃进分析,此类城市后续应该在土地出让、督促项目开工、房源转性、查处捂盘惜售等方面做创新,进而增加预售商品住房的供应规模。
此外,严跃进还指出,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楼市深度调整,充分体现了去年“930新政”调控以来的政策效应。尤其是一些房价过快上涨的城市,在预售证发放上持续收紧,这对于督促房企降价、稳定房价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预售证管控会继续成为控制房价的核心手段。”严跃进认为,当然,鉴于第四季度属于全年业绩追赶的关键时期,不排除部分城市会适当放宽预售证审批的条件,这对于增加市场可售房源规模、助力房企追赶年度销售业绩等都有积极的作用。预售审批规模的上升,也会带来市场交易的活跃。
2025-09-25 07:30
2025-09-25 07:25
2025-09-25 07:20
2025-09-25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