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上述分析逻辑,美元进入加息通道后,全球资产配置方向转向美元资产或房产,全球资本也会向美国流动,对于中国来讲也是如此,资金流向也会至美国。以中国外汇储备为例,两年前,中国外汇储备达到历史高峰的4万亿美元左右,然而,自2014年6月份美国开始提出货币正常化议题之后,中国的外汇储备大幅减少,截止目前为止,已经降低至3.2万亿美元。当美元进入加息 通道之后,预计未来1-2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就有可能降低至2-2.5万亿美元。这说明,未来国内资金还会继续“外逃”,那么,这些资金逃到哪里?显然,转向美元资产或房产。这对中国楼市来讲是不利的,有可能这背后是更大的“陷阱”。
从中国来讲,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部分核心二三线城市楼市“高价地”与“受捧盘”频现,短期内来看,上述城市的投资价值变低,投资客不会再关注市场已经出现过热的城市。此外,近日“权威人士”发表对宏观经济、房地产看法之后,中国的货币政策也正在转向。5月13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报告,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4.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截止2016年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45.59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10亿元,比去年同期少3072亿元。货币政策走向开始改变,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适度收缩。这对于今年下半年及2017年房地产市场来讲不是一件好事情。
其次,从房地产市场的角度来看,今年1-5月房地产投资与销售的短期回升当然是好事,但是,当前房地产投资回升与销售的回升仍然缺乏经济基本面持续企稳、回升的支持,房地产投资与销售回升仅仅是因为拉动宏观经济增长需要,而不是经济基本面回升带动的楼市需求的回升,这不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经济复苏企稳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一是因为国际经济环境仍然不乐观,国内经济环境也不乐观,短期内经济复苏的基本面并不是太牢固;二是,国内现行的各类改革尚未有实质性效果,改革的红利对于经济复苏来讲短期内很难那么快兑现;三是,今年1-5月房地产投资与销售复苏的势头虽然有,但是仅仅是因为拉动宏观经济增长需要,而不是经济基本面回升带动的楼市需求的回升,这样的增长缺乏可持续性,并且从1-5月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增速的角度来看,已经开始小幅回落。
第三,从房地产投资回升的角度来看虽然房地产投资回升了,但是主要是基于一线城市、部分基本面较好的二线城市的房地产投资的回升拉动,仔细研究发现,这背后其实是“高价地”频出楼市过热的结果,比如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苏州、南京、合肥等部分二线城市。5月初, 上述热点城市“高价地”现象继续,比如,5月11日,上海土地市场泗泾、南桥新城“高价地”频出,5月13日下午,葛洲坝、金茂、融创等房企又北上南京拍出南京河西南部“高价地”,单价45213元每平米,超越上海建工“高价地”42561元/平米,成为南京新单价高价地,直追上海。而这一天南京拍卖7宗地,其中包括4宗纯宅地,3宗商住混合地块,一日土地竞拍吸金近250亿元。5月底,尽管合肥有了土地限价政策,但是又有不少“高价地”出现,“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再现。
2025-09-26 07:20
2025-09-26 07:15
2025-09-26 07:10
2025-09-25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