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万科、绿城等房企先后举起养老地产大旗之后,近日记者获悉,远洋地产也将在其现有项目内布局养老地产,目前已经成立养老地产事业部,首个项目将于今年7月试运营。与此同时,随着今年初首宗休疗养性质用地的正式出让,一直扑朔迷离的养老地产土地政策开闸,养老地产渐行渐近。
前期客群定位高端
记者近日从远洋集团内部了解到,远洋集团已经成立养老地产事业部,首个项目位于高端社区远洋天著内,为持有型高端养老项目,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床位数约110张,将于今年7月投入试营业。据悉,远洋地产与美国最大的养老运营商和投资商通过其各自的附属公司达成合作,中美双方各投资50%成立合资公司,并共同监督项目的运作。
与远洋地产一样,保利地产也已就养老地产业务调整了公司架构,成立了养老产业专业管理公司。去年9月,保利地产某五星级养老会所样板间开放,据介绍,这里的床位月收费标准在5000元到上万元不等,此外还需缴纳900元的伙食费以及500元的护理费,会所内有十多名北京市知名医院专家坐诊,随时为老人提供专业的医护服务。
不过,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虽然已经“人在江湖”,但多数仍不知养老地产路在何方。位于东四环外某项目,据内部人士介绍,其商业部分已经面市,但项目中配套的养老地产却至今仍无“十分清晰的规划”。
“前期主要是以高端客群为主。”远洋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虽然运营模式不尽相同,但由于养老地产前期支出及后期运营成本较大,对于已经试水的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想要不亏本只能先面向高端。“一般来说,这类完全市场化的养老公寓月收费都在万元左右,还不包括突发性的疾病治疗,这样的收费标准只能面向高端。”一位不愿具名的从业者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