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新看点
6月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深化国企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等政策。本周,上海浦东新区召开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工作会议,发布浦东国资国企改革18条,提出了若干企业的具体改革措施。
我们认为,国企改革,既是为了将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是为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越性。通过改革进一步释放国企活力,既要依靠现代企业制度,更要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强调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就是有效防止国企改革走偏,尤其是避免腐败问题。
我们坚信,只有先强化国有资产监督体系,才能真正释放改革活力。我们也坚信,只有大力强化党组织在国企中的作用,旗帜鲜明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国企改革才能向前推进,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强调党的领导,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对国企改革推进有重大积极意义。另外,A股上市国企较多,而港股民企较多。过去一段时间,转型故事使得一些A股地产股表现抢眼,但事实上地产企业转型门槛并不高。A股地产公司在社区深服务,众创空间,物流地产等领域,都远不如港股一些企业起步更早。转型金融服务平台方面,A股和内房都有一些特色企业。只有国企改革主题,很多A股公司独一无二。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在未来一段时间,重点关注国企改革。
很多国企市场比较熟悉,但也有一些国企上市公司投资者关注较少。本期周报介绍4家地方国有企业的基本面状况,供投资者参考。这四家公司为:宁波富达,空港股份,华远地产,深振业。
政策刺激和热销的常态化
本周30个大中城市销售面积环比基本持平,同比继续大幅增长。330新政确实造成了两个月的热销,但并没有形成全国性房价上涨的预期。正因为这种预期并未形成,消费者也就没有形成恐慌性购房(除深圳的个别消费者外),市场的供给也就一直十分充裕。我们预计,后续会出现政策持续刺激,销售脉冲式热销的局面,全面复苏已成定局,但全国来看房价很难出现大幅上涨,开发企业投资热情很难恢复。
北京城市功能区建设和北京房价看法
香港某报称,北京市四套班子将在今年国庆节前夕全部由城区迁往通州区。在此之后,京津冀一体化将有更大动作出台,包括央企、医院、大学迁出核心区,北京、天津同城化管理等重大规划或将启动。
北京房价一直都是市场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深圳房价上涨之后,北京是否存在价格大涨可能性?通州是否会成为北京楼市的焦点?
我们的看法是,如果限购和自住型商品房的政策不变,北京房价短期并不会出现大幅快速上涨,但北京楼市的中长期前景远远超过全国大多数地方。如果限购或自住型商品房政策出现一定调整,例如购房资格社保缴纳年限要求缩短,或自住型商品房供应量明显下降,则北京房价确实存在明显上涨的可能。
首先我们看到,北京作为特大都市,其对外来人口吸引力远超过二三线城市。全国人口出生率维持低谷,北京新出生的常住人口不断创下1979年以来的新高。人口是最大的基本面,北京面临的并不是人口红利消失,而是即将迎接长期可持续人口红利(除非北京对全国人口吸引力下降)。另外,当前北京房价取得阶段性均衡,其前提是全国最为严厉的需求限制政策(限购)和极为充裕的自住房供给。从中长期而言,我们深信北京市场具备很大的潜力。
2025-09-25 07:20
2025-09-25 07:15
2025-09-25 07:10
2025-09-24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