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端的情况呢?
北京和深圳、广州不同,即便部分市级机关迁移,北京也只有新功能区建设以分流非首都核心职能的规划要求,从无城市核心职能地理空间不断迁移的要求。广州的城市核心区域从越秀到天河,再从天河北逐渐向珠江新城移动,本身伴随着老城区相对竞争力的下降;深圳的城市热点从罗湖向福田,又从福田向南山区移动,本身也伴随着新产业的崛起和城市公共资源高地的地理位置迁移。北京并没有这样的趋势。可以说,北京的中心城区人口纾解,并不是中心城区核心职能的外迁,也不是中心城区公共资源的弱化,反而是首都核心职能更加明确,核心城区生活环境更加优美。当然,即便是城市副中心或卫星城的建设,也能在需求端一定程度带动楼市发展。但我们确信,通州(或北京其他远郊功能片区)和深圳前海的崛起情势完全不同。后者代表了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聚焦点,而前者是首都非核心职能和人口纾解的承载地。
最后,我们来考察一下地价。2013年之后,北京土地出让楼面地价快速上涨。2015年前5月,北京住宅类用地平均楼面地价超过18000元/平米,比2010年全年上涨了189.3%。但2015年前5个月北京住宅的均价,却只比2010年同比上涨了31.5%。成交结构来看,新房的确越卖越偏,可是土地市场何尝不是越出让越偏。而且北京出让土地往往包含自住商品房,如果算纯住宅用地,其楼面地价水平会更加惊人。我们认为,2013年下半年之后,北京是缺乏公开市场拿地机会的。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北京的城市新功能区建设(包括通州的建设),和深圳前海/蛇口,上海自贸区等建设性质还是有较大区别——北京城市新功能区不太可能是整个北京未来聚焦的方向,也不会是代表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新产业聚集地,而只是分流一部分城市功能的所在。北京核心城区房价中长期而言有较大机会,郊区房价受益于社会资金成本下降也可能稳中有升,但我们判断北京郊区(包括通州在内)不可能迎来一轮深圳式的房价大涨。我们看好在2013年之前就在北京拥有土地储备,且仍保有核心城区土地储备或持有物业的企业;以及在京津冀一体化浪潮中不受北京高地价制约,在环北京区域拓展方面有较大空间的企业。
2025-09-25 07:30
2025-09-25 07:25
2025-09-25 07:20
2025-09-25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