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该种方式的优势是获取的医疗团队优秀,大品牌公信力强;劣势是门槛过高,耗资巨大,只适合万科等大型实力房企。
自己投资直接建医院
绿城则是通过“+医疗”,从而为业主提供理想的医疗服务提升房地产产品的品质,实现后者的增值,最终实现双赢。
绿城开设杭州绿城医院整体投资约3亿元人民币,拥有心血管病、整形美容和体检保健三大重点科室,以及内科、外科、口腔科、骨科、妇科、儿科、中医科、放射科等26个临床与医技科室。心血管病专科是其主要特色。
经过特殊的处理,杭州绿城医院去掉了传统医院普遍存在的浓重药水味,可以减缓病人的紧张、烦躁的情绪;通过将医生几十年惯用的方形办公桌,改成圆型,有效地拉近了医患之间的关系;病区内还设有休闲咖啡吧、屋顶花园等等,让病人感觉不是在看病,而是在休闲。
广州祈福新邨的祈福集团投资建设的祈福医院与杭州绿城医院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一流的酒店式病房、充分满足每个病人需求的个性化服务,而十分大众化的收费标准使得其十分亲民而走向成功。
其次是万科在各地建儿童医院。
在专科医院里,儿童医院的利润率相对较薄。但在当代的中国社会,“一家六口围着一个小孩转”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一旦孩子生病了要去医院,基本上全家的人都跟着去。因此,儿童医院虽然利润少,但非常聚集人气,而且能带来丰富的“家庭资源”。
万科做儿童医院,虽然利润率远不及所谓的肿瘤医院、骨科医院,但一方面,相比骨科医院、肿瘤医院数量较多,国内优秀的儿童医院本身较为稀缺,这就使得万科可以利用其品牌优势和资本优势,迅速将其儿童医院做大做出品牌;另一方面,当万科儿童医院具有一定知名度之后,也能相应为其在周边的住宅项目提供更好的配套服务。若再加上万科的商业地产、养老公寓,那万科将最终实现“医院+住宅+商业+养老”的“生命健康城”终极目标——老、中、青、小通吃!
小结:直接投资建设医院,可以保证高效的执行力。医疗可以有效地增加房地产的附加值,最终实现双赢。缺点是风险很高,而且催化医疗成熟的时间较长,前期投入巨大。目前,以这种方式进入医疗行业的开发商较少。
各方分工,合作运营
各方分工合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万通地产正在考虑介入医疗产业的模式。
目前,公立医院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一家医院要扩张,往往需要党委、院长跟政府申请经费,而后进行扩建。医院自身变成了投资商,还要变成开发商建医院,最后还要运营这家医院,三件事由同一主体承担,其效能是比较低的。
万通希望与医疗地产的合作模式是,寿险及其他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房地产公司是开发商,民营医院是运营商,在这条产业链上,三者应该各司其职。作为开发商,万通围绕医疗健康,提供专业的不动产服务。专业的分工,能够有效提高效能,最终这种模式颠覆的不仅是民营医疗的发展模式,也将最终颠覆了公立医院的发展模式。
总结:开发商介入医疗产业并非中国房企的创新,事实上在国外早已有无数成功的先例。新加坡百汇控股的前身是一家小型房地产开发商,通过介入医疗产业,百汇控股迅速成长为了亚洲最顶尖、市值最大的私人医疗结构。
在百汇控股的操作中,百汇控股负责营造奢华的医疗环境,医生在百汇旗下的医院中租用面积不等的房间开办自己的诊所,所有的专业门诊、手术收入归医生所有;同时,这些医生可以共享医院提供的先进检测及化验设备,护理以及病房服务等,这些收入归医院所有。
根据美国Cain Brothers投资银行的统计数据,医生首次签订租赁协议时长通常为8年,而且续租率高达90%。相比之下,传统写字楼市场的租户一般签3~5 年,续租率为60%左右。医疗地产的租用模式的可预测性高。对于采取自己经营或财务投资模式介入医疗地产的开发商来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药需求增长空间也是可以预见的。这对转型期的房地产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风口。
21小时前
21小时前
22小时前
2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