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住宅与商业营业用房的竣工与新开工面积均呈现负增长,但反观写字楼则是唯一在这两项保持正增长增速的类别。根据盈石研究中心跟踪的中国二十大城市写字楼数据来看,这些城市未来三年的供应量达到了惊人的4,300万平方米,是目前现有甲级写字楼存量的110%,尤其是2015年预期将成为历史最大供应年,供应面积超过1,800万平方米。不过从受访者的回馈来看,写字楼供应过剩的局面已经得到了共识。认为写字楼新开工面积将上升的受访者只占到了21%,对比2014年的48%下降了一半有余。
虽然目前宏观经济已经筑底企稳,新兴行业也迸发出较强的活力,一系列房地产救市政策也在出炉。但盈石集团研究中心认为,写字楼使用需求侧面来说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载体。在GDP增速还在7%一带徘徊之时,信心固然可以点燃一时的市场热情,但切实去化这些大量的新增供应还有待时日。尤其是在二线城市的非成熟区域,那里写字楼市场的寒冰期才刚刚开始。
一线城市大宗交易活跃 未来量价上升获肯定
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这从而也标志着中国的基准利率进入了下行通道。根据受访者回馈分析,32%的专业人士认为写字楼投资的融资成本将下降,而2014年只有10%的受访者持相同观点。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依然是开发商最重要的融资主体和来源,作为对利率调控相当敏感的房地产业,降息将直接作用于开发成本下降。而投资方资金使用结构相对多元化,对降息这种直接金融操作敏感度较低。这也导致了对比不同领域的受访者,认同融资成本下降的开发商要两倍于投资方。
在资金成本有望下降的同时,中国写字楼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对市场整售和散售的写字楼成交量和成交价格都抱有相对较高的期待。只有20%受访者对写字楼销售市场缺乏信心,但细分到不同类型的受访者,可以发现作为实际促成交易的代理行相对比较谨慎。机构为主的投资方焦点依然集中在大宗交易活跃的一线城市,相对合理的供需和租金回报预期导致投资者对大宗交易的量价上升更为肯定。
2天前
2025-09-26 07:30
2025-09-26 07:25
2025-09-26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