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数据显示: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4个,上涨的城市有2个,持平的城市有4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0.3%,最低为下降1.7%。
新建商品住宅同比方面,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9个,上涨的城市仅厦门1个。1月份,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0.8%,最低为下降10.5%。
在二手住宅价格变动方面,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1个,上涨的城市有6个,持平的城市有3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0.6%,最低为下降1.9%。
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方面,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7个,上涨的城市有厦门、郑州、深圳3个。1月份,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1.5%,最低为下降13.9%。
对此,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表示,尽管经过了去年4季度以来930新政、公积金新政、央行降息、降准,以及非一线城市地方在限购退出后不断释放的托底政策,但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宏观楼市在库存高企、需求入市缓慢的情况下表现并不如此前业内预期,1月份全国楼市价格数据仍然整体表现低迷,仅个别城市出现上涨。
具体表现为:新房环比最高涨幅收窄(从1.2降至0.8)、最大降幅扩大(从1.3扩大到1.7);同比最高涨幅收窄(从2.1降到0.8%)最大降幅扩大(从10.3降至10.5%。);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也从12月的两个下降到仅厦门一个。
二手房环比最高涨幅收窄(从0.7降至0.8),最低降幅扩大(从1.8降至1.9);同比最高涨幅收窄(从1.8降至1.5),最大降幅扩大(从12.5降至13.9%);二手房环比上涨的城市也从8个降至6个。
整体来看,新房、二手房价格数据的表现基本一致,除极个别城市外,整体呈现出下行特征。
对此,胡景晖认为,1月份房价情况的下滑表明,在过去几年楼市价格不断高涨之后,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消化和供应量的增加,以及存量的攀升,我国楼市在部分城市和地区已经出现了结构性供过于求的情况,即使在政策层面已经日渐宽松之后,楼市交易量回暖的势头依然较为有限,在交易量相对低迷的情况下,价格也缺乏了基础性的上涨动力。
基于此,胡景晖认为,利好迭出之后的1月份,价格数据继续下滑表明2015年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宏观楼市“去库存”的主基调将很可能转入长期化。过去几年房地产行业投资显著增加、供地节奏较快的背景所形成的房源转化或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缓慢消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胡景晖认为,尽管目前政策层面日渐宽松,且未来仍有可能加码,对房地产行业的关联性利好不断,但2015年楼市整体的表现预计将是成交量复苏而价格相对平稳的“量增价稳”新常态,楼市价格大幅反弹的可能性已十分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