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北京楼市深度调整的年份,土地市场整体表现出量跌价涨的市场特征。
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北京市共成交各类土地141宗,比去年同期下滑34.1%;建设用地面积937.63万平,比去年同期下滑28.7%;规划建筑面积1663.01万平,比去年同期下滑30.3%;土地成交总金额1916.9亿,比去年同期增长5.2%;平均楼面价11527元/平,比去年同期增长50.9%。
(数据为工业、商业金融、住宅等各类土地数据)
在宅地方面,北京市共成交宅地52宗,比去年同期减少29.7%;建设用地面积423.35万平,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41.4%;规划建筑面积900.7万平,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32.1%;成交总金额达1311.1亿,比去年同期增长2.6%;平均楼面价14557元/平,比去年大幅增长51.1%。
对此,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表示,2014年北京市土地市场成交的整体表现可以概括为“量跌价涨”。市场成交量受供应量和楼市下滑、房企拿地意愿走低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与此同时,土地平均楼面价和土地出让金总额则进一步攀高,双双达到历史新高点。
“量跌价涨”原因多重
对于北京市土地市场“量跌价涨”市场特征的原因,胡景晖认为主要是几方面因素:
一是在经历了过去几年北京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上涨后,随着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等方面的日渐成熟,北京市土地资源在日渐稀缺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增值。土地增值是土地市场价格走高的基础性原因。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