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有人要求停工,那可说不定了。”施工人员也很无奈。
雨禾幼儿园看上去虽然不大,却是这附近还比较出名的一所幼儿园,园内有110个孩子。就因为老旧小区改造,这些孩子要在家待到今年供暖前。但如果还不能开工,家长就只能在明年开春以后再将孩子送到幼儿园。
经过街道居委会反复做工作,高大爷提出了自己的诉求:老楼要是能进行外套式施工加面积,自己也搬出去。
劲松四区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416号楼紧邻的就是朝阳区劲松第二小学的学校用房,而这栋楼的同意率至今都没达到80%,不能开工。居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几位坚持不同意改造的居民,也是要求加面积。
但如果按照高大爷们的设想,辖区内涉及改造的楼房都加了面积,老楼内的幼儿园、老楼边上的学校都可能面临更长时间的停课,成百上千的孩子和家庭都要受到影响。而这些老楼住户的周转,则是要比孩子停课更难解决的问题。
想加面积
材料难供寻工不易
虽然高大爷没直接接受记者采访,但一名同样期盼着改造的曹阿姨向市区两级老旧小区改造管理部门阐述了她心中的疑惑:“为什么人家农光里能加面积,我们就不能?”
“去年改造时大家都知道,都觉得这加面积好。我都开始盘算着新加出来的面积怎么非毛坯,怎么摆家具了。这一下跟我们说没有,真有点受不了。”话说着,曹阿姨颦起了眉。
记者了解到,去年本市启动老旧小区改造时,每个区县只选取了几栋产权相对清晰、地下管线相对不复杂的老楼进行了试验。当时已经集中了所有会这种工艺的施工人员,采取的都是“超常规”方式。
外套式加固有多难?同样体量的建筑物,如果要进行外套式加固,最短也要持续半年时间,一般都要10个月左右;而以劲松小区地处的东三环内地段还限制大车的情况来看,连拼装件进场都是个困难的问题。
今年承接劲松改造的施工企业,有着曾经做过外套式加固的班底。但至今在劲松小区准备施工的队伍里,只有少数人会做外套式加固。“近几年地震频发,各地都在做住宅加固改造工程,这会儿要请个会做外套式的人,太难。”施工方现场经理施明说。
“今年您家要不赶上这拨老旧小区改造,到了明年又有其他老楼要改造,您这儿的安全就难保了。政府改造首先是要保证您的居住安全,无论哪种改造,都得以保证您的安全为本。”朝阳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5-09-26 07:25
2025-09-26 07:20
2025-09-26 07:15
2025-09-26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