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房企真那么有钱?!
从龙光地产和合景泰富的市值来说,都属于相对小的地产开发商,如果按照2月24日的收盘价计算,龙光地产的市值为184亿港元,合景泰富的市值为156亿港元。比起财大气粗的海航,龙光地产和合景泰富要吞下总价168.56亿港元的地皮,几乎可以用“蛇吞象”来形容。
根据龙光地产的中期报告,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24.38亿元(人民币,下同),净债项权益率为74.6%;而合景泰富的现金及银行结余账面金额约为205.65亿元,净负债比率则为65.4%。
而从资金成本的角度来说,两家民企也远远比不上有国资背景的海航以及中海外。根据龙光地产公布的数据,公司在2016年12月23日,建议发行2亿美元的2022年到期的优先票据,年息为5.75%;合景泰富同样如此,公司在2016年12月30日,建议发行2.5亿美元2022年到期的优先票据,年息为6%。相比之下,中海外在2014年发行的一批美元债券中,5年期的利率仅为4.3%,其资金成本要低很多。
但是为何两家公司还要冒险到香港拿地?邵志尧认为,实际上,能让两家房企下定决心赴港买地的,主要是香港的房价开始被深圳反超,形成价值洼地。未来如果香港房价继续上涨,那么对于两家小型房企来说,也有品牌效应。
林浩文则认为,两家房企之所以敢出手,是由于项目确实有利可图,这一项目有望建数百豪宅单位,如果建筑成本按照每平方英尺5000至7000港元计算,但售价却可高达每平方英尺5万港元左右,意味着如果市况平稳,利润空间仍较大。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公开场合表态称,鸭脷洲的地价超出预期,令人担忧,香港特区政府希望可以让楼市尽量平稳,尽量遏制投资需求,等待供应量可以追上需求。
上一次香港特区出现的高地价,还是在1997年3月25日。当天出售的是香港小西湾填海区的地皮,最后由信和置业(00083.HK)以118.2亿港元投得,楼面地价为每平方英尺5139港元,这一价格高出底价87%。
不过,与当年不太相同的是,现在的土地供应问题比当时更严重。市场人士认为,土地供应这个长期问题只要未解决,香港的楼价就很难下滑。
不仅如此。林浩文称,目前香港楼市有70%的买家都是刚需的自用买家,但1997年时的买家主要是短线炒家和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