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召开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7.7%左右。上半年经济增速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高于去年同期。
经济增长与首都发展阶段相适应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7.7%左右。其中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预计增长8.5%左右和7.3%左右;1-5月,投资、消费分别增长7.3%、9.1%。
市发改委副主任赵磊表示,经济增长仍处于正常合理的区间,是与首都的发展阶段、城市功能定位、潜在增长水平、资源禀赋条件和调整转型要求相适应的增长,是适度的、可持续的增长。
这样的发展速度高不高?赵磊表示,这与首都发展阶段相适应。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不一样,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健康、不合理的。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去年已达到1.78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797美元,首都经济进入了调整转型期,经济增长由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7.7%左右的增速,与过去两位数的增长水平相比可能偏低,但与金砖国家5%左右的平均增速相比是不低的,也明显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同一阶段的增速,总体上符合当前首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下半年防止经济增长滑出“下限”
赵磊说,城市功能定位决定了产业结构,不同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不同的经济增速。近年来,全市采取限房、限车、停钢、治污等重大举措,也牺牲了一定的经济增速,仅2011年实施的“限房、限车和首钢主流程停产”,当年就拉低全市经济增速2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7%左右的速度,是在这些重大政策影响仍在发挥效应的前提下取得的,是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要求的增长。
对于下半年的工作,赵磊表示,还将防止经济增长滑出“下限”、物价涨幅超出“上限”。
分析
经济发展稳中有忧
市发改委副主任称调整转型的制约因素依然较多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赵磊表示,北京经济发展尽管不错,但仍存一些担忧。“忧”既来自国内外环境,也有北京经济的短期压力和长期制约因素的影响。
赵磊说,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处在深度调整之中,全球贸易摩擦有所加剧。具体来看,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复苏不稳定、不平衡。从国内看,全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形势错综复杂,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1-5月,投资、消费总体平稳,企业效益好转,但出口、用电量、新增贷款等多项数据出现回落,后续增长动力仍显不足。
同时,北京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制造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持续低迷,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连续13个月负增长,反映市场需求依然乏力。从内需动力看,社会投资信心不足(1-5月民间投资仅增长4%),消费新增长点还需要培育。1-5月投资和消费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回落4.8和0.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从产业支撑看,金融、信息服务等主要行业增速出现不同程度放缓,新产业的培育和接续还需要一个过程。
此外,调整转型的制约因素依然较多。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环节需要重点突破,科技和文化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需进一步提升。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还需不断完善,土地、水、能源的集约、节约利用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一些领域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还需进一步放开,部分行业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需要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