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从去年12月份开始,高溢价地块明显减少。今年1月份,单宗成交额达10亿元以上地块合计更是仅有61宗,在地块超过10亿元的地块中,溢价率超过100%的也只有17宗。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土地出让的约束与限制条件越来越多,是导致土地市场数据降温的主要原因,包括北京、深圳成交的数宗全限价或持有出租住宅用地。大部分城市为了避免地王都针对土地加大了限制条件。从市场预期看,在严格的政策约束下,出现地王的概率越来越低。”
相比土地市场的整体降温,龙头房企的拿地热情却仍然高涨。在去年销售额纷纷创下历史新高后,1月份龙头房企的销售额再度刷新了单月销售记录,其中碧桂园、万科的销售金额双双超过480亿元,即便是三强中表现略逊的恒大,销售额同比增速也超过了70%。
这种情况下,包括万科、保利在内的20大房企,1月份拿地金额也达到了1117.26亿元,平均拿地成本为9654元/平方米,相比2016年的6964元/平方米上涨了38.6%。
“龙头房企业绩飙升,手中现金较为充足,且这些行业龙头的发债成本仍然较低,有的仅在3%左右,而房地产企业要想增长快,就要尽可能多的拿地,尤其是前几大房企在规模上激烈竞争的当下,这些都导致了房企补充土地的积极性较高”,有业内人士指出,“主要还是因为部分地方政府控制土地的出让数量,导致土地尤其是住宅用地成为稀缺资源,一线城市基本上出一块大家便组团争抢,一线城市抢不到,自然就跑到二线热点城市了,这些城市还有部分核心区域地块在售,今后肯定还有升值空间,因此出现高溢价也便不足为奇了。”
2025-09-25 07:20
2025-09-25 07:15
2025-09-25 07:10
2025-09-24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