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北京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土地拍卖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李宇嘉 革新土地财政是建立楼市长效机制的基石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每经网  2017-01-09 03:05:00
[摘要]要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光靠短期调控、控制资金流向显然不是办法。 纵观国内外,住房本身具有居

要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光靠短期调控、控制资金流向显然不是办法。

纵观国内外,住房本身具有居住、投资和投机等多重属性,且各种属性之间的界限模糊,何况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居民实现资产收益的愿望强烈。因此,要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基础性制度改革无疑成为关键。

基于楼市与地方政府行为和财政金融关系之复杂、利益关系之深远,笔者认为,应当要把革新土地财政作为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的“牛鼻子”。

我国历史上,制衡中央宏观调控和地方自主性的“财政分权”,一直是行政、财税体制和金融运行的最大影响因素,也是地方政府行为、经济绩效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中国加入WTO以后,外向型经济大发展,地方大规模招商引资,随着制造业繁荣以及工业化进程的提速,城市化也迅速开启。这一急速转型,带来短期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融资的巨大需求,但分税制的财政分权并不能适应这一变化。1998年“房改”以及2003年国有土地“招拍挂”制度的确立,开启了地方政府一次性出售土地70年使用权,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融资的历程,即“土地财政”。

我国融入全球化,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接受产业转移的历史背景下,土地财政高效率地贴现未来70年城市化、工业化“红利”的特征,巧妙地解决了短期内城市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次性投入、长期内收回”的巨大融资需求和期限错配,中国经济由此开启高速增长时期。客观上讲,土地财政以其服务于基础设施融资,及衍生出的低地价招商、补贴、作价、土地换配建等形式,让低成本优势尽显,铸就了制造业大国地位。而制造业大发展和税收高增长,也增强了国家的调控能力。

制造业繁荣也是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黏合剂。近40年的工业化是今天中国装备制造、高铁等高端制造积累和沉淀的结果。城市化是第三产业发展,内需社会构建和转型的全球规律。当前,我国人口红利减退,资源环保形势倒逼,城市化已转入中低速增长,房地产进入存量时代,加上产业升级、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全球制造业再平衡等,土地财政作为当前阶段的财政分权也必须适时而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事实上,这是基于当代公共财政诉求的财政分权改革。

但是,土地财政及以其衍生特性(低地价招商、补贴、作价入股等)、自主性(不纳入预算)、政府能力高效率等固有的特性,带给地方利益之多元,对GDP竞标赛的政绩考核之迎合,也是此前财政分权(如包干制、行政收费)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土地财政就像基因烙印一样,已深入地方政府行为的血脉中。

转型时期,土地财政未适时革新,这是当前楼市许多问题的根源。首先,基于短期固定资产投资、税收高增长的考虑,低地价招商和城市“摊大饼”扩张变本加厉,新区和园区泛滥并演化为空城、鬼城,产生了很多没有税收基础、实体入驻的房地产项目。而楼市供应过剩,引发去库存及房价下跌压力,又使债务风险的预期空前上升。

其次,内外部环境变化,中低端产品出口导向的制造业繁荣局面难以延续,以土地财政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的“资本形成依赖”,带动上下游繁荣,这是当前产能过剩的根源。目前,产能利用率不足70%的行业,如钢铁、水泥、玻璃等都与房地产密切相关。

再次,土地财政是当代货币信用的源头,地价房价上涨,以其“金融加速器效应”创造信用和资产泡沫,也自然会提高系统性的风险。高地价和高房价循环预期是商品房市场繁荣的前提,也是土地财政得以维持的基础。但土地和房租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成本,高地价、高房价让中国制造大国转型制造强国的战略因高成本而受阻。同时,高地价、高房价让“三个一亿人”的人本城市化受阻,是城镇化率从50%迈向70%、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拦路虎。

最后,土地财政依赖度加深,意味着地方对房地产市场的微观干涉加深,土地拆迁、规划随意调整等乱象层出不穷,房地产市场化前景堪忧。

当前经济形势及财税体制改革现状,决定了土地财政暂时还无法退出,但完善土地财政并创造条件向税收型财政渐进转型已成共识。为此笔者建议:

首先,以地均产值和就业人口为刚性指标,建立存量工业用地腾退红线,触及红线的工业用地一律由政府收回,以消除低地价招商造成低效闲置与住宅用地荒并存局面,让城市供地“上台阶”。

其次,应当建立“先租后买、产权共有、以租抵供”的新房供应机制,新房(特别是新区)以成本或折扣计价反算租金水平,让新市民低成本入住。同时,新市民与政府共有产权,启动租金抵月供政策,渐进让新市民积累并拥有产权住房。

另外,土地出让净收入(辅以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可全部用来建设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以降低城市化成本。供地“上台阶”、新市民安居,这是降低房价、夯实楼市长期需求基础、建立内需社会的长效机制,也是降低资产泡沫风险的长效机制。


分享到:
责任编辑:颜利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魂取东方、形见世界,金茂越秀联袂呈现北京豪宅市场新标杆
  2. 2王健林、万达集团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回应来了
  3. 3天恒集团挂牌转让111套房产 总价超3.3亿元
  4. 4起始总价54.1亿元!昌平东小口、北七家两宗宅地转正挂牌
  5. 5越秀地产8亿入股滨江集团杭州余杭地块
  6. 6招商蛇口35亿中期票据成功发行 利率1.89%
  7. 7山东出台城市更新实施意见 建立可持续融资模式
  8. 8大龙地产拟收购北京顺义区国企 获得顺义新城一宗宅地
  9. 9北京9月已有22个新盘取证 提供近6000套房源
  10. 10新城控股成功发行2025年第二期中期票据 规模9亿元

新闻推荐

  1. 1王健林、万达集团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回应来了
  2. 2越秀地产8亿入股滨江集团杭州余杭地块
  3. 3天津盛大地产2.813亿元底价竞得天津静海城区首宗宅地
  4. 4长春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5. 5北京9月已有22个新盘取证 提供近6000套房源
  6. 6起始总价54.1亿元!昌平东小口、北七家两宗宅地转正挂牌
  7. 7广州可申请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8. 8魂取东方、形见世界,金茂越秀联袂呈现北京豪宅市场新标杆
  9. 9天恒集团挂牌转让111套房产 总价超3.3亿元
  10. 10时代中国境外债务重组最终截止日期延至12月31日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