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笔供暖费,东三省每年供暖期前都会涌现“季节性离婚”潮。
黑龙江省妇联在2013年地方“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以“人”为单位执行福利政策抑制黑龙江省政策性离婚》的建议,他们调查发现,黑龙江省“政策性离婚”主要有四种类型:
一是职工热费补贴政策。以副处级干部为例,个人应享受使用面积70平方米的热费补贴,每年可得热费补贴2542.05元。部分企事业单位因财政困难等各种原因,执行传统的“报男不报女”的热费补贴政策,导致哈尔滨市道外区出现为报销热费而“集体离婚”的中小学女教师群体。
二是低保户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外,还享受其他的生活优惠政策,如免除物业费、热费等。这一部分的平均费用为每年3000元左右,比一年的低保金收入还要高。
三是货币化分房补贴政策。政策规定夫妻一方中享受过的福利分房面积,在另一方计算住房补贴时,按已享受过的福利分房面积的一半计算;如办理离婚,离婚协议中规定福利分房归分房方所有,则未分房一方可按无房户享受全额住房补贴,金额高达数万元。
四是为了躲避房产限购政策的限制,办理离婚手续后,另一方还可再次购房并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优惠政策。由于住房贷款还款期长,贷款利率7折,使购房者可少支付利息几万到十万元。同时,一方以无房名义购房,可享受首套房买卖契税0.5%的优惠,而二套住房则需按1%收取。
除此之外,中国政策性离婚还有这些类型:2006年,辽宁丹东市振安区在中小学中全面实行竞聘上岗,以精简超编人员,其中规定:“离异或丧偶且抚养未成年子女的老师”可成为照顾对象,结果导致40多名教师离婚。2012年,贵阳市政府公布《贵阳市集体土地范围内宅基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规定“城市郊区、坝子地区新建农房建筑面积每户不超过240平方米”,按“一户一宅”计算面积,超出规定面积标准的部分不能登记。当地媒体报道,为了“一户变两户”,贵阳郊区每天有120对夫妻离婚,甚至连90岁的老人也被儿女们用轮椅推着排队办离婚。(为保护受访者隐私,以上个案均为化名,并做必要技术处理)
微调查
@新周刊:你或你身边的人是否因为各种原因而政策性离婚?
@小饼干是有钱人:为了孩子能在上海上学以及参加升学考试,通过专门的中介,先离婚再和一个上海女人结婚,领到准考证后再离婚,与原配复婚。
@零度LinDu:有朋友为了不被整天要求去结扎,离了拿了离婚证,连每年几次的查环查孕都免了。另一朋友,为了房子首付和低房贷,拿了证,三成首付,贷款利息打8.5折。
@大度Peter:我遇到过一种假离婚,有规定法院任审判、执行等岗位的法官的配偶不得在本法院管辖范围内从事执业律师,如果有法官的配偶在该范围内从事执业律师的,那么该法官将被调离审判、执行岗位。为了配偶双方互不影响办理离婚。
@emacuo:老公和我都在海拔近四千的地方工作,都是独生子女。离家千里,父母因高原反应不能随我们住。按国家规定,结婚后,三年才有一次探亲假,单身的每年都有探亲假,所以打算政策性离婚。
@小方鸿渐:院里有为了要二胎假离婚的。男的背黑锅,被人盛传花心。最后在众人莫名其妙眼光之下领了个小男孩之后,恍然大悟。
@那谁那谁谁:身为房地产行业相关工作人员,我不得不说,为了买房离婚的太多了。因为限购,因为限贷。
2025-09-25 07:25
2025-09-25 07:20
2025-09-25 07:15
2025-09-25 07:10